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医生签名救产妇”引起强烈反响
· 最后一次在工地上过年
· 链接
· 苦等一小时 现金还失主
· 一对姐妹花
雪天来献血
· 三代海岛民兵的光荣传承
· 护工紧缺,青年志愿者顶岗
· 走出春运安全几个误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最后一次在工地上过年
  【人物名片:梅佩娟,女,69岁,    江西省交通工程集团公司黄衢南高速公路A2标项目部副总工程师, 家住广西南宁。】

  今年过年,我们夫妻俩还是和往年一样,在工地上过春节。这将是我们在衢州过的第3个春节,也是我们连续第8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本来是打算回家过年的,儿子去年在南宁买了新房,也希望我们回家过个团圆年。但是老伴王正美是这一标段的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他始终放心不下正在施工中的黄衢南高速公路阳排尖隧道,现在工程正进入地质极差的易塌方地带,我又放心不下老伴,自然要陪着他在这里过年了。

  春节怎么过?烧碗面条,加个鸡蛋,就算过年了。鸡蛋面是我们过节和过生日时的保留节目,跟随我们俩多年了。老伴每天要在工地上转一圈,看看哪里有不安全因素,提醒他们做好器械保养。我呢,就呆在房间里准备公路竣工质量评定材料。

  我和老王是天涯同命鸟,同年同月同日生,学的是相同的桥梁隧道专业,节假日基本上都要加班加点,结婚43年,我们俩只回家过了两个春节,而唯一的一次全家大团圆,还是在厦门做城市隧道时,婆婆带着一家人来到工地上一起过年。9年前,老伴退休了,单位里留他这个“隧道专家”当技术顾问,我也就陪着他继续在工地上“漂”。常年生活在工地上,我们都落了个腰疼的毛病,像这样的大冷天就容易发作,所以,打通这个隧道,我们就要回家休息了。

  这可能是我们参与建设的最后一个工程,也是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再过几年,想起最后一次在工地上过年,也许会觉得特有意思,但我们现在没心思去想,脑子里的弦绷得紧紧的,心里只有尚未完工的隧道。

  梅佩娟 口述 记者 毛广绘

  通讯员 毛美华 胡月琴 整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最后一次在工地上过年 2008-1-30 48256F32002924A6482573DE0043587C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