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还指出,目前我国居民存在某些营养误区。
目前科学已证实,人类必需的营养素多达40余种,这些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来满足人体需要。食物各有其营养优势,没有好坏之分,但如何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搭配膳食,却存在着合理与否的问题。
对当前存在的依靠营养补充剂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流行趋势,杨晓光认为,“健康人完全可以通过膳食获得所需营养。”
他进一步解释说,获得营养有三条途径,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膳食平衡达到营养的需求,这是最高境界;如果食物不可及或者食物中的营养素不够,就需要强化,这是第二个途径;第三个途径才是营养补充剂,但是营养补充剂不是食品,它不能提供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只有不能通过正常膳食满足营养需要的人(比如恢复期的病人或者快要生产的孕妇)才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营养补充剂。
葛可佑则提醒,对于“香蕉致癌”、“牛奶致癌”、“维生素C引发危险”等时常见诸媒体的营养报道,公众应理性对待。
这类谈虎色变的报道可能存在两种偏差:第一,这类报道往往是一个单位、一个研究组、一个实验所获得的结果,没有经过验证并形成理论,只有独立进行的同类研究得到一致结果,在科学上才能站住脚,才能用来指导群众的生活实践;第二,这类报道经常把动物试验直接移到人体,但是动物试验的结果和人体有很远的距离,不能随便移植。
新版《指南》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对慢性病的预防。在10条针对一般人群膳食指南中,有2条是针对慢性病预防的;其他8条也都包含慢性病预防的内容。
孔灵芝认为,膳食指南的修订和推广对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是在具体践行“预防为主”的理念。她介绍说,由卫生部部长陈竺倡导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即将启动,其内容之一就是分析现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目前,卫生部所做的一个前期调查表明,慢性病是引起中国居民因病死亡的原因之一。最常见的三个诱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是:烟、膳食和缺乏体力活动。膳食指南强调运动的重要性,让影响健康三大因素中的两项得以体现和控制,符合以预防为宗旨的健康策略。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根据《指南》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孔灵芝说。
(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