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谈谈社会关系结构的重大变化
· 人文精神的界说
· 高油价究竟意味着什么?
· 哲理漫画
· 令人开窍的“蛋糕理论”
· 构筑司法行政文化的支柱
· 借鉴信息化反腐的国际经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人文精神的界说
方立天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课题。人文精神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也与人们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人生活在世界上面临的基本矛盾有三个: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由此导致的价值也有不同类型和层次。

  “人文”是中国固有的名词。《周易·贲卦·彖》:“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现象,也就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人文指人类的各种文化现象,也就是人类的精神生活的各种形式。这话的意思是,通过观测天文,以察明时节变化;通过观察人文,以教化而成就人间社会。我们所讲的人文精神或人文关怀就是关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方式、态度、思想、观点。在界说人文精神时,要搞清与有关概念、思想的联系与区别。

  人文主义。这是公元14至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它反对宗教神学,反对中古时期的经院哲学,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倡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并不相同,但就中国古代如儒家就有的以人为本位的学说,主张对鬼神持存疑的态度,不求助于鬼神,而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为终极关怀,这也可以说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是与西方人文主义相通的。

  人道主义。这也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又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人道主义的自由、平等精神并不相同,但在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方面又是相通的。

  人本主义。这是以费尔巴哈为主要代表所提倡的哲学思想。主张以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反对宗教神学。儒家以人为本位的学说与西方人本主义哲学思想也是相近、相通的。

  关于人文与科学(自然科学)。作为不同的学科,前者对象是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人生应当怎样才有意义的问题,目的是提供价值理性,塑造理想的人,健全的人;后者对象是自然世界,物质世界,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提供工具理性,认识自然规律,发展生产,提高物质生活。我们要提倡人文与科学的交渗,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人文思维与科学思维的互补,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这既有助于人文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科学事业的发展。

  关于人文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意识形态也称“观念形态”、“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是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系统见解。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人文科学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问题上,以为两者完全等同,或者把两者截然对立,是两种片面的观点。应当看到,人文科学有意识形态的一面,因为它也包含了对世界和社会的看法;同时也有超越意识形态的一面,因为它的取向是精神层面的怡情追求,道德完善,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以提升精神境界。

  中华人文精神与西方人文主义思潮有所不同。由于宗教背景和思辨形上学,西方学人一般视主体与客体为对立的存在,如灵与肉、心与物、人与神等的区别是绝对的,彼此是互相对立的。中国学人则认为上述两者不是截然区隔而是和谐统一的,“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认为人性是天或道予以的内在价值,能与外界存在相和谐。中华人文精神具有内在性特征。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包括人的价值、人性的内涵与道德的修养、人格尊严与社会责任心、人的生死,以及人的理想等方面,其核心是关于人的价值观念。人的价值可分为人类价值和个人价值,个人价值又分为人的自我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的自然价值。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人文精神的界说 方立天 2008-1-14 48256F32002924A6482573A800250EAE[A5-方立天≈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