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为民企创业创新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 山村搬迁护生态
· 招聘,服务业“唱主角”
· 杭州经济适用房昨公开摇号
· 绿色干菜上了欧洲人餐桌
· 省政协组织医疗设备捐赠常山
· 转变渔业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现代海洋渔业
· 科技创新助慈溪产业升级
· 宁波试点建立经济租赁房制度
· 遂昌新安江移民46年后回乡探亲
· 审批章就在办事窗口盖
· 网民在家中就能免费博览各国图书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遂昌新安江移民46年后回乡探亲
富起来的两个余家村约定:互帮互助再发展
  本报淳安11月27日电 (记者 聂伟霞 遂昌县委报道组 林庆雄 郑水松) 今天上午7时,4辆豪华大巴载着遂昌县妙高镇余家村160位村民的浓浓乡情,踏上了寻祖访亲的行程。

  余家村是个新安江移民村,1961年,因新安江水库建设,191名村民从淳安县梓桐镇余家村迁至遂昌。如今,遂昌余家村经济发展迅速,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达6000多元,是丽水市的小康村、文明村。

  “不知老家的父老乡亲生活怎样?”富裕起来的遂昌余家村村民思乡之情一天比一天强烈。为此,村“两委”决定开展“重回故里寻根”活动, 组织村里60岁以上老人和村民代表回淳安余家村访亲。

  消息不胫而走,全村沸腾了。“给老家乡亲带什么礼物?”成了村民讨论的头等大事。短短几天,村里6家商店的礼品被“抢”购一空。76岁的村民余元春就琢磨了好几个晚上,后来他与子女商议,决定给老家送去种植茶叶的致富信息与技术。(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坐了3个多小时的车,拎着大包小包的村民来到了淳安余家村,两个余家村的村民迫不及待地寻找着各自的亲人与好友。

  “姑妈,你好吗?”34岁的遂昌余家村村民余国锋一下车就认出了拄着拐杖的姑妈余美娟,80多岁的姑妈除了在照片中看见过,这次还是首次相见,他高兴地拉着姑妈的手,老人家更是热泪盈眶。

  “都是余家村,就是一家人。”淳安余家村村委会主任余国汉拉着遂昌余家村村委会主任余建武的手说,这几年,老家有了很大发展,村民不仅种桑养蚕,下湖养鱼,还在山上种满了蜜橘。余建武也告诉余国汉,遂昌余家村靠近工业园区,很多农民都成了工人,家家盖起了新房。由于政府对移民村特别照顾,村里不仅从城里拉来了自来水,铺设了排污管道,村庄像花园,村民们还跳起了健美操。

  交流致富信息,加强技术合作,成了两地余家村的共同话题。最后,两村商定建立户与户结对、帮扶等制度,互通信息,共同致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遂昌新安江移民46年后回乡探亲 2007-11-28 48256F32002924A6482573A000533B5C[B1-蒋一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