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亲子厕所大人孩子同时用
· “老行当”从小巷“走”到网上
· 四川打造“川妹子”
“川厨师”等五大劳务品牌
· 学 步
· 深圳拟制定行业
最低工资标准
· 瑞安开出民工维权“特快”
· 以德报怨,真情感动世人
· 我们没地方吃饭了
· 出国“支农”,文明比钱更珍贵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11月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宁波一外来工骑车撞死当地村民,受害者家属却屡次为他求情——
以德报怨,真情感动世人
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陈海波 袁玉敏
  “在我最黑暗的日子里,是你们让我懂得了人间处处有真情。”今天,在宁波市江北区冯家村,37岁的四川籍外来工袁某向当地村民冯善根感激地说。一场交通意外,袁某成了肇事者,而受害者家属的宽容却使他感动得痛哭流涕。

  突如其来的意外

  两个家庭陷入悲痛

  7月中旬的一天傍晚,租住在冯家村的袁某下班骑电动车回家时,一位老人突然横穿马路,袁某来不及刹车,一下子撞倒老人。袁某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经过医院6天的全力抢救,被撞的冯家村村民冯老汉不幸身亡。警方对事故的责任进行了认定:袁某应负全部责任。随后,袁某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冯老汉去世后,悲痛欲绝的儿子冯善根要求袁某支付急救费、安葬费等费用。然而,当他走进袁某家时,眼前的景象令他犹豫了:家里连件像样的电器也没有,床上卧着病重的双亲,身患心脏病的妻子还要照顾两个正在上学的孩子。

  将心比心

  受害者家属动了恻隐之心

  “他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入狱,家里的生活怎么办?”将心比心,冯善根动了恻隐之心。回到家中,冯善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

  这一想法,对于家境同样贫寒的冯家人来说,是一次异常艰难的抉择。经过彻夜商议,冯家人做出决定:原谅袁某。冯善根告诉记者,父亲从小就教育子女与人为善,相信父亲也会支持他们的决定。

  当天,冯善根全家来到江北区公安局,提出和解要求,并请求有关部门不要追究袁某的法律责任。他们主动联系袁某家人,两家签下了谅解协议:袁某拿出11500元作为象征性补偿,其他的医疗费、安葬费和精神损失费等都由冯家自行承担,并放弃追索赔偿的权利。

  尽管得到被害人家属的谅解,袁某的行为已触犯法律。江北区人民检察院对袁某提起了公诉。得知这一情况,冯善根又找到检察院承办人,一再咨询如何在法律范围内让袁某能从轻处罚。冯善根甚至叫来袁某的哥哥,当着承办人的面,写下一份声明:我们愿意原谅他,请检察官给他一次机会。

  经手办案的检察官告诉冯善根,根据以往的案例,冯家至少可以拿到15万元的赔偿金。冯善根淡淡地说:“袁家量力而为就够了,再多的赔偿金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数字,对袁家却是一次灾难,我们不要。”

  收获真情 两家达成谅解

  日前,江北区人民检察院对袁某及其家庭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证实被害人家属的说法后,向法院提起了从轻、减轻处罚的建议。经江北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后,江北区人民法院一审作出判决,认定袁某有自首情节,并得到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依法从轻处罚。袁某得知自己获缓刑后,今天,他专程赶到冯家表示感谢,于是出现了文中开头的一幕。

  (本报宁波10月31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政治与社会新闻 00007 以德报怨,真情感动世人 本报记者 李月红 通讯员 陈海波 袁玉敏 2007-11-1 48256F32002924A64825738500426611[A2-李月红≈B1-李回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