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长兴10月31日电(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李春娟)从瑞典回来至今已有1个多月,作为我国首次以劳务输出形式去瑞典“支农”摘蓝莓的26位长兴县水口乡农民,“明星”魅力依然不减。走到哪里,他们身边都会围上一群忠实的农民“粉丝”,乡亲们急切地想解开心中的疑问:出了一趟国,这些老乡怎么像是变了个样?
对于变化,这些出国农民自己无疑最有发言权。顾渚村的水果种植户张正杰说:“姑且不说我们学到先进的果园管理经验,在瑞典两个月,我们到过不少村镇,路面上竟然看不到一个废弃的塑料袋。摆放的垃圾筒至少3个以上,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污染的等,大家一开始都很不习惯,但很快就自觉做到了。”
如今,26个出国农民几乎个个都成了“文明宣传员”。村民潘建民的农家乐不仅变得整洁多了,他连讲话、举止也文明多了。潘建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原本以为自己做得够好了,跟人家一比,才发现差距大得惊人。
“现在长兴的农村很富,但农村文明和农民素质,总让人觉得还是有些不令人满意。”长兴县外经贸局外经科科长刘桂英给记者说了一个她亲身感受到的变化:出国时,这些农民说话几乎都是在“喊”,提醒了也没什么用。但回来后,他们说话的声音轻了很多,过马路也很自觉地开始走起了斑马线。她说:“我觉得这完全是比钱更实在、更好的收获。”
这次出国的农民,以善良朴实的品质和勤勤恳恳的劳动赢得了相邀的瑞典卡尔马省奥利·斯文森公司的好评。如今,瑞典一方已提出意向,希望长兴今后能派出更多的农民届时前往“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