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胃病,人们往往会想到胃肿瘤,事实上,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中国疑难病研究会专家委员、杭州江南胃胆病研究所所长王来法说,胃病恶变是有一定的规律,如浅表性胃炎转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肠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胃恶变。因此,正确把握胃病的治疗,对预防胃病恶变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专家,王来法接触过很多胃病病人,他们中大部分已去过不少医院,有的胃病恶变者是经过放疗、化疗、手术或者其它方法治疗后复发的病人,找他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寻求中医解决,没想到,中药确实产生了独特的疗效。
俗话讲:人是铁,饭是钢。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不好,百病丛生。脾胃健康,消化吸收好,中医叫胃气旺盛。比如,骨折的血肿,胃气好的人,消失得快;胃气差的人,消失得慢。微生物学家发现,空气中广泛存在着病毒、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但是,胃气旺盛的人,极少发生感染。只有胃气不好的人,由于营养不良而容易感染,而且迁延不愈。炎症消失,肿物变小,积液变少等,大部分是胃气气化的作用。如有很多肝病、肾病、肿瘤等病人,就是因为胃病胃口不好或消化吸收不好,而久治不愈或疾病恶化。
多国研究人员调查百岁老人一生健康的原因时发现,他们虽然种族不同,居住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有一个强壮的胃。
胃病,中医把它分为脾胃气虚、肝胃不和、中虚气滞、肝阴不足、气滞血瘀等类型。胃病的发生,一般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不佳,过劳、受惊,精神因素等等有关。此外,病菌、不良气候和地理环境、遗传等也会引发胃病。王来法说,其实胃病日久,很多病人的症状往往错综复杂,虚实交错,单纯按症治疗,可能事倍功半或药不起效。他认为治疗胃病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一定要辨清发病根源。如伤食胃病,很多病人起病的时候,往往是急性胃痛,还伴有大便稀溏或腹泻等,一般对症治疗可能减轻痛苦,病人以为痊愈而留下病根,出现各种虚症、郁症,植物神经紊乱症等等症状,而掩盖了原发病根,从垃圾桶胃病变成药罐子,最后由于疾病不愈或经济等原因而变成受气筒,很多病人还成了胃病的牺牲品。
二是胃的营养问题。人的胃像机器的发动机,如没有机油的润滑,就容易发生故障。胃如果缺乏营养,胃黏膜容易受到损害,就会生出各种各样的胃病,得了胃病后就难以康复,吃下去的食物、药物就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很多疾病久治不愈与胃病有很大的关系。
三是“橘化为枳”。这是一句古老的成语,说的是由于受阳光辐照、土壤所含元素及营养等的影响,同样是橘,生淮南则为橘而味甜美,生于淮北则为枳而味酸苦。同样,治疗胃病,药物是很有讲究的。如治疗胃病的中草药九龙藤,生长地广西、贵州与浙江的效果就大不相同;野生的猴头菇与人工培养的猴头菇,效果同样相差很大。有很多病人,由于医与药的脱节,而变成了老胃病。记者 陈悟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