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八十万吨污染物变出十五万瓶液化气
· 亮出好作风 培养真感情
· 从源头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 后九,三年一定要大变样
——访十七大代表、永嘉后九村支书郑九万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叶圣义
· 市民参加
防空演习
· 12家省级医院“牵手”杭州32家社区医院
· 将调查朝鲜核设施
· 工伤,先救治后付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后九,三年一定要大变样
——访十七大代表、永嘉后九村支书郑九万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叶圣义

  黄泥路变成了舒适平整的水泥路;一排排露天粪坑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文化广场;农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时隔两年,再次来到永嘉县山坑乡后九■村探访村党支部书记郑九万,眼前的变化让记者以为走错了路。

  “村里变漂亮了,村民的腰包也慢慢鼓起来了,作为村支书,我心里感到非常高兴。”郑九万说这话时,一脸的幸福。让郑九万更感欣喜的是,以前村里交通闭塞,村民收入低。为了谋生,年轻人都跑到山外去打工。而今,村里大变样,10多位常年在外务工的村民,先后回村创业。“三黄鸡养殖”、“稻田沟坑养鱼”、“红柿套种青椒”等一系列新的农业开发项目,让村民受到了实惠,由全体村民入股的“永嘉县九万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引进了钥匙扣、雨伞、电子产品等来料加工项目,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由前一年的2532元上升到3200元。

  “必须招商引资,引进专业人才,以商促商带动村民真正走上致富路。”郑九万说,经过半年多的奔波,现在投资千万元的综合性农业开发公司项目正在筹备中,新公司将借助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技优势,大力发展后九■村的高山绿色有机农业,使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

  “让村民都能一起奔小康,彻底改变后九■落后的面貌,不仅是我,也是全村16名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郑九万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相信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3年的努力,后九■村将有更大的变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后九,三年一定要大变样
——访十七大代表、永嘉后九村支书郑九万
本报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廖小清 叶圣义
2007-9-12 48256F32002924A6482573530010522F[A1-汪成明≈A5-廖小清≈A5-叶圣义≈B1-郑建国≈B1-霍建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