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和谐社会中的“劳动-资本”关系解读
· 1+1=?
· 话说“80后”文学现象
· 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概况
· 【趣味逻辑】
· 情感社会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 两种不同的辩证法
· 我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两种不同的辩证法
陈光宇
  “辩证法”对于我们来说似乎很是熟悉,但恩格斯曾这样说:“辩证法直到现在还只被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这两个思想家比较精密地研究过。”由于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不足,导致即使这有限的辩证法思想还往往被混淆。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点阐述。

  问题提出的角度不同

  亚里士多德研究世界的变化,是在古希腊哲学“一”与“多”问题探讨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时的古希腊哲学深深陷入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尤其在于世界动与静问题的辩论之中。比如,芝诺就以他的“飞矢不动”、“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的著名诡辩名震一时。亚里士多德指责诡辩论说: “辩证家与诡辩派穿着与哲学家相同的服装”,“哲学在切求真知时,辩证法专务批评;至于诡辩术尽管貌似哲学,终非哲学。”为了有效批驳诡辩派和相对主义,亚里士多德开创了形式逻辑,强调事物质的稳定性和概念的确定性,由此排除了说一个东西是“这样又不是这样”的诡辩问题。

  在事物质的稳定性和概念确定性的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开始了对运动问题的研究。他的《物理学》整整一本书都是紧紧围绕运动,即世界是如何变化而展开的。开篇对自然到底有一个本原还是多个本原的讨论是他辩证法的逻辑起点。因为如果自然只有一个本原就没有了他后来所说的对立,在他看来只有差异才会有运动变化的发生。正如列宁所说的,从一和多的关系之中,亚里士多德“发现辩证法一切要素的萌芽”。

  至于黑格尔走入辩证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康德向哲学提出的主客体如何统一的问题。康德的哲学是,主体是主体,客体是客体,各不相涉的二元论。费希特认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是自我的产物。而谢林则用“最高的本源不可能是主体也不可能是客体,也不可能同时既是主体又是客体,而仅仅是绝对的同一性”,这被批评为如“夜间观牛,其色皆黑”的同一。黑格尔指出,谢林的绝对同一是不能发展运动的。于是,黑格尔在既要主客同一,又要发展运动的兼顾中,提出了有差别的主客同一,即绝对精神。

  两种辩证法理论的根本区别

  亚里士多德在强调事物稳定性和自然是多本原的基础之上,在事物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解释世界运动变化的机制。他认为世界没有虚空,世界充满着相互差别的存在物,运动就发生在这些存在物的相互关系之中。

  关于运动过程,他在认定自然事物各适其位的前提下,用“现实”和“潜能”这对范畴描述。他认为在事物自身内部就包含运动变化的可能性,这是“潜能”;当事物的运动变化一经展开,就由“潜能”变为“现实”。运动就是“潜在的现实化”,即潜在向现实的转化。

  黑格尔在既要主客同一,又要发展运动的兼顾中,把变化的动因内化在事物的内部。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对立关系是外在的,没有成对限定的,非同时的,而在黑格尔这里,矛盾被内化,成对、同时地存在。与亚里士多德在这里分野之后,他的辩证法就从亚里士多德无限多因素的“整个作用范围内同时发生”,转变成了“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矛盾,它才会运动,才具有动力和活动”。

  关于运动过程,黑格尔的理论就是我们熟知的否定之否定。

  整体而言,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是没有主体涵义的自然辩证法,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缺乏自然的主体辩证法。前者的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是天然联系着的,而后者的辩证法是与人作为主体的社会问题天然联系的。因为二者把动因界定在内外完全不同的区域,所以亚里士多德虽然也说潜能,但是,这是在自然事物各适其位的前提下说的,他的辩证法是“他动”的辩证法;相反,黑格尔也提客体,但是,这是在强调矛盾内在性的前提下提出的,他的辩证法是“自动”的辩证法。二者辩证法在机制方面是有着根本区别的。

  结论的根本区别

  因为亚里士多德辩证法的他动本质,导致他不得不在无限的相互关系链条之中,插入一个横截面,一个“没有部分的和没有量的”第一推动者,从而皈依了神学。

  黑格尔则由于其辩证法的自动本质,“在自身之外既没有可以安置自己的地盘,又没有可以和自己对置的客体,也没有自己可与之结合的主体,所以它只得把自己颠来倒去;安置自己,把自己跟自己对置起来,自己跟自己结合”,臆构了一个对立统一的绝对精神,取代整个世界。

  可以看出,即使把他们的辩证法限定在大致相应的领域,他们的辩证法理论也只是我们思考这两个领域运动变化的一种思路,这正是伽利略和马克思继续努力的原因。但是,有关辩证法的研究仍然远远不够。在自然领域,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人类有史以来的哲学智慧显得极其单薄,一些科技哲学研究者,不是迎难而进,而是退而总结说科学技术化了;在社会领域,我们已经犯了黑格尔主观臆断的错误,人为地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两极对立统一机制,由此,我们饱尝了苦果。更让人担忧的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研究辩证法的重要性,就不想再去认真研究它,或不敢于去研究它。

  (作者系北京大学访问学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学海 00011 两种不同的辩证法 陈光宇 2007-9-10 浙江日报000112007-09-1000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