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学海
3  4  
PDF 版
· 和谐社会中的“劳动-资本”关系解读
· 1+1=?
· 话说“80后”文学现象
· 世界各国反垄断立法概况
· 【趣味逻辑】
· 情感社会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 两种不同的辩证法
· 我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9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情感社会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郭景萍
  情感社会学有三个基本问题值得探讨:

  其一,情感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受动性。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情感到底是受社会决定还是由个人支配,而在于情感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受个人掌控的,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受社会制约的?我们的任务就是描述情感如何在个体生活和社会层面上真实存在的图景。情感的运行模式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发生或过程,而是社会互动的产物;人的情感是一种主观社会事实,是对客观社会事实的反映,其反映结构不是“自然之镜”,而是负载着各种价值及冲突的“社会之镜”。

  其二,情感的私人运用与公共运用。情感的私人运用意味着“为个人、为自己”,因而受社会的限制,而“为社会、为他人”这种情感的公共运用则受到社会的鼓励。

  其三,理性与情感的关系。在这一问题上,要注意克服“强理性弱情感论”与“弱理性强情感论”各自的片面性,又要反对“意识形态中心论”与“意识形态终结论”把情感性与合理性绝然对立起来的做法,看到理性与情感既是分化的、对立的,也是融合的、统一的。

  以上探讨的情感社会学三个基本问题,反映出情感社会学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无疑能够成为我们研究和发展情感社会学的切入点。

  选自《学术论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学海 00011 情感社会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郭景萍 2007-9-10 浙江日报000112007-09-100002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