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大的电影节都有自己的个性。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际电影节,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威尼斯发掘了一大批新兴的欧洲电影人,引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潮流。随后威尼斯又将目光投向欧美以外,黑泽明、沟口健二、塔尔科夫斯基等名导都崛起于此,由此赢得了“电影大师摇篮”的美誉。
而近20年来,威尼斯电影节对中国电影的偏爱是有目共睹的。上世纪90年代,威尼斯接连发现了张艺谋、侯孝贤、蔡明亮,他们以东方特色的个人电影获得了威尼斯的青睐。《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直到去年获得金狮奖的《三峡好人》,历届获奖片中的中国元素比比皆是。
这种偏爱也许会在本次影展再次爆发出来。威尼斯电影节历史上获得荣誉最多的张艺谋出任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有趣的是,在张艺谋之前,他的老搭档巩俐是唯一做过威尼斯评委会主席的华人。
在22部角逐金狮奖的主竞赛单元中,华语影片史无前例地占了4部。李安的《色·戒》,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李康生的《帮帮我,爱神》,杜琪峰的《神探》都如预期顺利入围。而贾樟柯的《无用》,年轻导演杜海滨的《伞》,吕乐的《小说》则入围了地平线纪录片单元。甚至本届影展的大幕都将在闭幕电影《天堂口》的字幕后落下。
这其中,李安和姜文的新片当然尤其受到关注。他们都选取了上个世纪的一段往事作为影片的内容。但通过他们的谈话,可以了解到这两位导演所要表达的和如何表达都存在着巨大的风格差异。他们在威尼斯的对垒,早就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当然,更多的非华语影片也非平庸之辈,其中有早已经成名的影坛大师,也有气势不凡的后起之秀,鹿死谁手,难以预测。
关于电影节,关于华语影片在威尼斯的交锋,也许姜文的回答表达了一种良好的心态。他是这样回答的:“你问我跟李安PK有什么感受?我说好。不跟李安PK跟谁PK?李安是什么人?这么多人忽悠半天,其实李安是唯一把中国片拍得能够在美国卖上亿美金的人,而且那个片子在我看来还不那么商业,挺有营养的。与李安在威尼斯电影节竞争,我很开心,因为跟他在一起怎么都不算输,多好的学习机会。至于得奖,我觉得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影片拍好了,该有的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