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国际新闻
3  4  
PDF 版
· 领空之争使俄格关系日趋紧张
· 我外交部发言人答记者问
· 捷波反对建
反导雷达基地
· 美国会议员
雨祭驼峰纪念碑
· 可可西里成功实现
4例人工驯养条件下繁殖藏羚羊
· 帕瓦罗蒂出院
· “汉服”:从文化到市场
· “益江龙”的诞生
· 北京2700余菜品译名问计市民
· 山东采取措施解决
被困矿工家属实际困难
· 国际快讯
· “勇气”号和“机遇”号重新上路
· 小小方便面涨价
最高立法机关热议
· “小孩一被咬,家长就紧张”
· 我国完成退耕还林3.64亿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益江龙”的诞生
——退伍军人陈仁江、沈春龙、俞益创业记
新华社记者 李大伟 梅世雄
  2007年5月,一个普普通通的餐饮管理公司在浙江省嘉兴市悄然诞生。

  值得书写的是这家公司的主人——退伍军人陈仁江、沈春龙、俞益。

  精明的嘉兴人称赞说,3个退伍兵,硬是让部队的“大锅菜”在当地阵阵飘香,好一个商机被他们抓到。

  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

  46岁的陈仁江是3人中的老大哥。1980年,他从空军后勤部某直属仓库退伍后,当过小工,筹办过工厂,承包过小工程,多年的积蓄曾被骗走,饱尝了创业的艰辛。

  “部队的培养,使我懂得失败不能失志。我时刻准备着实现创业梦想。”陈仁江说。

  作为嘉兴的女婿,33岁的沈春龙曾是南京军区某师的司务长。2005年转业后,他与政府签订了自谋职业协议书。

  2年来,沈春龙尝试过多种职业:到嘉兴一家粽子店打过工,后来又在某纸容器公司工作过。

  29岁的俞益虽然是3人中年龄最小的,却是最早选择自主创业的,也是最早涉足餐饮行业的。

  1999年,俞益在南京军区某防空旅服役3年后,退伍回到嘉兴。他主动放弃被安置好的工作,选择了自谋职业。这些年,他当过厨师,开过饭店,还办了一家食堂配菜经营部,虽苦心经营,但收益平平。

  共同的经历,相同的理想,使不愿停下追求脚步的3个退伍兵走到了一起。

  一次次促膝交谈,一遍遍市场调查……3人决心发挥各自在部队从事过后勤工作的专长,合伙开办一家餐饮管理公司,从事行政企事业单位食堂主副食品配送、承包管理、托管等在嘉兴尚属空白的业务。

  嘉兴市有超过2.5万家大大小小的食堂,因为管理质量、成本等原因,有意承包出去的占70%。这是3个退伍兵调查得出的结论。

  商机在手。陈仁江、沈春龙、俞益立即筹资50万元,各取3人名字中的一个字,于今年5月注册成立了他们的公司——“益江龙餐饮管理公司”。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记者在“益江龙餐饮管理公司”网站和章程上看到这样醒目的内容:本公司创办人是3名退伍军人,公司实行半军事化管理,人员的组织结构以转业退伍军人为基本骨干……

  短短3个月时间,公司便吸收了35名退伍军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在部队从事炊事、汽车驾驶工作,来到“益江龙”,无须培训,便可直接上岗就业。

  22岁的李海杰去年底从部队退伍后,一直闲呆在河南农村老家。他从网上得知“益江龙”公司优先招录退伍军人的消息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嘉兴。现在,他已成为“益江龙”公司的仓库管理员,每月能获得当地中等偏上的工资收入。

  既然曾经是军人,必须打好“军”字招牌,公司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军事化管理。每周,陈仁江、沈春龙、俞益都要组织各食堂开班务会检讨得失;每天,每个员工都有具体明确的“一日生活制度”。

  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最重要的问题。

  每承包一个食堂,他们都要预先做大量的调查和测验,了解员工的消费心理和品味喜好,精心设计伙食方案;每天凌晨,经严格挑选并签订合同的肉食、蔬菜等供货方会直接送货到公司配菜中心,经统一检测后再发往各处;厨师每做一份菜,都要单独保留样品24小时,如果出现意外,即可将样品送交检验,查清责任。

  凭着“军”字招牌,“益江龙”的业务发展很快。目前,他们已与南湖区大桥镇镇政府、大桥镇中心幼儿园等10多家单位签订了承包合同,合作食堂达30多家,为近万人提供餐饮服务。

  嘉兴市民政局的领导对记者说,“益江龙”公司刚一成立,便显示出蓬勃的生机。3个退伍兵的创业实践证明:转业退伍军人能够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生力军。

  更为可贵的是,国家对转业退伍军人创办企业有相关的免税等优惠政策,可3个退伍兵至今也没有向当地政府申请过。他们说,要靠自己的实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陈仁江、沈春龙、俞益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们心中的蓝图——争取用10年时间,将“益江龙”打造成集团公司,把普通餐饮做精、做细、做成品牌,让更多的转业退伍军人在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

  (新华社杭州8月25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国际新闻 00003 “益江龙”的诞生 新华社记者 李大伟 梅世雄 2007-8-26 48256F32002924A6482573420052C0B9[B1-应霁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