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理论视野
3  4  
PDF 版
· 为“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提供理论支撑
· 以理论创新
推动创新创业
· 创业的本质是创新
· 让全省人民
共享发展的成果
· 创业富民体现了以人为本
·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成果产业化
· 营造有利于
创新创业的文化环境
· “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新要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8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让全省人民
共享发展的成果

陈广胜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是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的目标取向。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始终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在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中,努力让全省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物质基础。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的发展,我省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但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当前的“家底”还很薄。而加快经济发展,必须转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那种有“增长”而无“发展”的速度,不仅不能改善民生,而且严重地“扰民”、“损民”、“坑民”,所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要把节能降耗、环境整治作为重要突破口,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依法治理和市场调节双管齐下,切实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和问责制度,深化重要资源性产品价格和排污收费改革,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另一方面,把推进自主创新、提升产业层次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切实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从而把发展的“蛋糕”进一步做大,让人民群众在生产力持续发展中提高福利水平。

  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机制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均等公共服务。城乡、区域发展失衡是影响社会和谐与民生福祉的最大制约因素。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中之重,立足浙江实际,尤其应将工业化、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优化配置。要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同时,积极推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创新区域开发政策,强化山海协作和结对帮扶,鼓励山区、海岛加快产业集聚和人口内聚外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社会“安全网”。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保障是公平之基。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是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又各得其所的重要制度保证。近年来,我省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张“安全网”的覆盖面尚需不断拓展,政策内容还要逐步完善。从浙江实际出发,要以促进就业为根本,以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发展慈善事业、开展社会帮扶为补充,在全国率先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

  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组织保证。首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与全国一般省区相比,浙江经济比较发达,财力也比较充裕,但解决民生问题,不光要“有钱办事”,更要“有心办事”。要着力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公共服务领域。要围绕建设服务政府和法治政府,继续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管理体制,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全面规范政府行为,切实提高行政效能,让人民群众满意。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理论视野 00011 让全省人民
共享发展的成果
陈广胜 2007-8-20 48256F32002924A6482573380027752F[A5-陈广胜≈B1-江于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