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中央纪委负责人就查处陈良宇严重违纪案件答记者问
· 要闻简报
· 淮海战役(上)
· 广大干部群众一致拥护和坚决支持中央
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决定
· 上海干部群众坚决拥护中央
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的处理决定
· 南北两位“李司令”
解甲归田当农民
· 中方先遣组已前往俄演习地域
· 简明新闻
· 中央军委隆重举行庆祝建军
80周年驻京部队老战士座谈会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7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淮海战役(上)
  据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在中原、华东战场,到1948年秋季,人民解放军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中原野战军辖7个步兵纵队15万人,中原军区部队20余万人;华东野战军辖15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36万人,华东军区部队30余万人。济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主力位于济南、滕县之间,一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夏庄地区和江苏省宿迁地区休整,积极进行新的作战准备。中原野战军主力于10月下旬解放郑州、开封,另一部活动于豫南、鄂北地区。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已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战役上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中原、华东解放区空前巩固。在国民党军方面,华中“剿总”白崇禧集团辖3个兵团、3个绥区,共35万余人,主力分布在以汉口为中心的平汉铁路确山至汉口段和长江北岸宜昌至安庆段。徐州“剿总”刘峙集团辖4个兵团、6个绥区,共60万人,主力集结于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商丘至海州段、津浦铁路徐州至蚌埠段。这是国民党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战略集团。

  辽沈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基于对华东、中原两野战军下一步极有可能在陇海路以南联合发起新攻势的判断,为避免徐州“剿总”刘峙集团重蹈东北卫立煌集团的覆辙,确定在徐蚌战场采取“备战退守”方针,一面向徐州、蚌埠间收缩兵力,准备应战;一面从徐州撤退物资和非战斗人员,以备在形势不利时全军南撤淮河以南。蒋介石声称:徐淮会战是政权“存亡最大之关键”。

  中央军委曾于1948年7月间提出“冬春夺取徐州”的设想。济南战役结束时,即9月24日,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乘胜举行淮海战役,攻歼淮阴、淮安、宝应、高邮、海州、连云港之敌,为夺取徐州创造条件。中央军委于9月25日复电同意华东野战军举行淮海战役,并于10月11日发出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指示,指出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第7兵团,完成中间突破。为达此目的,应采取“攻济打援”的作战方针,即以一半以上的兵力牵制、阻击可能由徐州东援的第2、第13两兵团。14日,又指示中原野战军主力夺取郑州、开封,吸引徐州“剿总”分兵西顾;以一部兵力在平汉铁路以西、以南积极活动,牵制白崇禧集团,使之不能调兵东进徐州、蚌埠地区。

  11月7日至9日,中共中央军委和毛泽东根据辽沈战役后全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和中原野战军攻克郑州后迅速东进,正同华东野战军会合等情况,以及刘峙集团有向南撤退的征候,批准前线指挥员的建议,决定扩大淮海战役的原定规模,由华东、中原两野战军联合进行淮海战役,由原来计划歼灭刘峙集团一部的战役企图,发展成为全歼该集团的战略决战性战役。11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及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5人组成总前委,刘、陈、邓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淮海前线一切事宜。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淮海战役(上) 2007-7-28 48256F32002924A648257325004A5968[A0-新华社记者≈B1-应霁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