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慧) 5月6日,锣鼓铿锵的永嘉人民大会堂里,由永嘉昆剧团青年演员担纲演出的《扫松》、《约钗》、《相骂》、《巡防》4出戏,展示了“永昆”2006年抢救保护的最新成果——舞台上,20出头小伙子冯诚彦,唱起《扫松》中老生“张太公”的哀叹有板有眼;年轻女演员由腾腾迈开碎步,演活了《相骂》里“小云香”的撒泼吵闹……这4出分别来自《琵琶记》、《钗钏记》和《三请樊梨花》中的经典片段得以重新搬上舞台,令台下的观众感慨良多:“我们已有很多年没看到原汁原味的‘永昆’折子戏了。”
上世纪末成立的永嘉昆曲传习所因人走戏缺,一度陷入无戏可传的尴尬境地,这一艰难的处境直到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后才逐渐转变,每年抢救折子戏就是其中重要一环。这些折子戏都是“永昆”独有但失传多年的优秀剧目,为了恢复这几出经典折子戏,“永昆”老演员吕德明、郑淑兰等人根据剧本和回忆,重新把折子戏从“记忆”里搬上现实舞台。2003年,传习所选送了10名学员,到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分院昆剧表演班学成后返回“永昆”,他们扎实的基本功在古老的“永昆”戏台上大放异彩。从此,永嘉昆剧有了新一代的传承人。
作为全国昆曲保护的“六团一所”(一所即当时昆曲传习所,现为永嘉昆剧团)之一,“永昆”承担起了每年救活4个传统优秀折子戏的任务,在国家专项资金扶持下终于将这些经典折子戏重新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