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楼意:因画虎而得意
· 中国虎
· 在林海雪原拍摄东北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2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林海雪原拍摄东北虎
■杨春芳
  我是黑龙江省海林市一名银行职员,业余爱好摄影。上高中时,我开始迷上摄影,通过自学摄影技术和多年的实践,对摄影技术和艺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上世纪80年代,由于人类掠夺性采伐木材,大片的森林被毁,洪水四溢,东北虎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东北虎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当时据统计,纯亚洲血统的东北虎在全球范围内已不足300头,我国境内已不足10头,在东北虎的故乡一带已不多见。为拯救濒临灭绝的东北虎,林业部在1986年委托黑龙江横道诃子野生动物饲养场成立猫科动物繁育中心。从那时起,我把镜头对准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

  起初,我使用135相机,当时用的是理光-10相机,作品彩色为主黑白为辅,拍摄的对象和题材也有所侧重——东北虎。1997年,在迎香港回归的摄影展上,我拍摄的东北虎系列作品《百虎图》,引起观众很大的反响。

  但是我仍觉得自己的作品质量不高。因为拍摄的大多是笼中虎,有一种压抑感,总有一种虎在笼中被人欺的感觉,很难再现林中之王的威风。

  1998年12月,由猫科动物繁育研究中心等单位在东北虎的故乡、杨子荣烈士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海林市横道镇的山谷中,建成占地14万平方米的林海虎园,将东北虎的野化训练融入自然条件的林海雪原,山野草地。园中有原始森林,溪流山泉,怪石林立,这里可供东北虎林中穿行,草地玩耍,石间跳跃,旷野奔跑,水中嬉戏,并进行捕获猎物的野化训练,以唤起它们的天然野性。林海雪原重新回荡起了东北虎的啸声。虎园的建立,给我的创作带来了极好的条件,也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和热情。每逢双休日,我都要去拍摄。伴随着快门的“咔嚓”声,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应运而生。

  林海虎园开园那天,16头小老虎第一次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它们满园撒欢地奔跑,跳跃,嬉闹。我在园外不停地拍照,选角度,调焦距,换镜头。我选择一个最佳位置,蹲在地下聚精会神地拍摄时,一位电视台的摄像记者在我的头上架起了摄像机,我还全然不知。突然,一只老虎向我冲来,我猛地站起来准备后退,站起来的脑袋撞在了摄像机上。我只是感觉疼了一下,没有过多地在意。但是我觉得脸上有些热乎乎的,用手一摸,才知道已经在流血了。我的脑门被撞了一个三角口子,顾不上处理伤口,还是继续在寻找角度拍摄。由于正值东北的12月份,零下20多度,当拍摄完毕时,血和头发已经冻在一起。《雪地拳击》等作品就是这次拍摄的。

  我非常渴望有一台专业相机,用来抓拍东北虎的各种神态。2000年,一位影楼朋友刚买了一台佳能—1V,我就向他借来用了。从早上6:00到虎园,直到太阳落山才出来。由于佳能—1V性能好,眼控对焦快,所以那天出了很多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从那以后,我决心买一台专业相机。经过两年省吃俭用,终于花了近万元买了一台佳能—5。前年,我又添置了一台小型数码相机。只要有空,就去拍摄东北虎。

  在我看来,威猛的东北虎是一种力量和自然象征。我喜欢虎,更喜欢拍摄老虎,放虎归山,还东北虎以本性,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虎与人类共同拥有理想的生存环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呼唤。我用照片作为平台,向人们传递一个信息:不要再砍伐原始森林,不要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东北虎一个安宁、自然的生存家园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文化休闲 00014 在林海雪原拍摄东北虎 ■杨春芳 2007-4-20 48256F32002924A6482572BF0016E72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