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3版:国内要闻
3  4  
PDF 版
· 大提速将缓解“五一”购票难
· 北斗导航卫星
准确进入工作轨道
· 中国火车将
进军英国市场
· 连战抵豫拜黄帝
· 中印海军成功举行联合演练
· 发展改革委限期叫停
· 上海正式开展
“霾”预报服务
· “长江三鲜”几绝迹
江湖阻隔是祸因
· 郑州孩子一出生
就能享受医保
· 陕甘宁抗日根据地(上)
· 国内市场60%以上洋水果洋花卉洋蔬菜原产中国
· 公安部通缉令(A级)
· 垂直绿化为
南京披“绿装”
· 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
在武汉开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长江三鲜”几绝迹
江湖阻隔是祸因

  新华社南京4月16日电(记者 姚玉洁 苏海萍) 春天本应是“长江三鲜”最肥美的季节,但眼下野生河豚、鲥鱼已几乎绝迹,长江刀鱼即使身价高达数千元一斤,也是有价无市。专家指出,这些珍稀鱼种锐减乃至绝迹的一大祸因,就是围垦、建坝、筑堤等带来的江湖阻隔。

  历史上,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密布,均与长江自然连通,形成了自然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但近几十年来,大规模围垦、修堤和建坝等人类活动与江湖关系自然演变过程相叠加,导致长江中下游绝大部分湖泊失去了与长江的水力联系,目前仅有3个通江湖泊,其中大型通江湖泊仅有洞庭湖和鄱阳湖2个。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所长杨桂山研究员认为,江湖阻隔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稳定湖泊水位、减轻防洪压力、控制血吸虫疾病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江湖阻隔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湖泊淤积加重、面积萎缩,调蓄洪水能力下降,水质恶化。特别是生物多样性明显丧失,中华鲟、白鲟数量急剧减少,岩原鲤、长身鳅等10多种鱼类已列入易危品种。

  长江里一些珍稀鱼种都有洄游至湖泊产卵的习性,但围湖造田、修坝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其繁殖、栖息条件。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资料表明,长江里具有半洄游性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部分江段的鱼苗资源在短短数年内下降了97%。而2006年底,中、美、日、英等六国鲸豚类科学家对长江中下游为期1个多月的联合考察中,没有发现一头白鳍豚。

  杨桂山说:“恢复湖泊与长江的水文与生态联系已刻不容缓。应该通过修建鱼类洄游通道、实施闸口的生态调度和恢复江湖自由连通等多种方式,逐步实现江湖连通,保护和恢复湖泊湿地的自然生态特征。”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国内要闻 00003 “长江三鲜”几绝迹
江湖阻隔是祸因
2007-4-17 48256F32002924A6482572BF00460D0A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