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这种倾向值得警惕
· 农耕文化进课堂
· 我省统一保安服装及标识
· 我省5年审结134.8万件民事案件
· 温州运管部门
严肃处理当事的哥
· “父子灯”让你过街更安全
· 省防指部署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 德清把蹲点调研成果变成惠农新举措
· 百姓呼唤这样的好干部
· 党员干部受教育 农民群众得实惠
· 生活总体富裕 精神需要慰藉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7年4月1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省老龄委发布浙江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生活总体富裕 精神需要慰藉
  省老龄委今天公布了去年我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此次调查于去年6月由省老龄科研中心实施,涉及全省10个地级市的24个县(市、区),300个村居。

  精神越来越“孤单”

  数据显示,过去6年间,我省老年人口丧偶率提高了约5个百分点,近4成老年人丧偶,其中女性高于男性。城乡老年人家庭日益小型化趋势明显,独居和空巢老人比例较高。城镇独居老人户占17.93%,只有一对老年夫妇的纯老家庭户占49.67%,实际空巢率高达73.99%。相对于城镇,由于农村子女外出经商务工的比例较高,一些村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超过50%,农村的空巢率高达55.49%,为历年最高水平。

  近4成的城乡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产生孤独的首要原因是“独居无人做伴”,其后依次是“退休后无事可做”、“自身性格原因”、“子女探望少”、“没有自己合适的社区活动”等。对此,专家指出,政府和有关组织应重点关注城乡老人,给予更多的精神抚慰。

  农村老年人收入仍偏低

  调查显示,2005年城镇老人年均总收入为15343元,退休金是主要收入来源,其后依次是子女给钱、存款利息、政府补贴等。

  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现象是,此次调查中享受离退休保障的老人仅69.07%,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历次调查中比例最低的一次。主要原因是部分村改居的城镇新社区的出现,该地区老年人虽然已纳入城镇新社区,但大多数只享受按月补贴生活费的待遇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保障水平较低。

  有超过10%的城乡老年人得到政府不同形式的养老资助。总体而言,我省已实施的包括城乡一体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使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农村尚无普惠的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收入仍偏低。

  生活总体达到富裕水平

  城乡消费支出的共同特点是:食品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比例分别为32.86%和35.82%,按照联合国恩格尔系数的标准,城乡老年人总体已达到富裕水平。

  城乡老年人消费支出的主要差别集中在居住、交通和通讯费用等方面。调查显示,有近5成的城镇老年人有书报费用开支,而农村老人此方面比例不到10%。

  令人欣慰的是,超过9成以上的老年人,感觉家庭很和睦,城乡老人对生活总体满意率分别达到64.57%和50.64%。

  近两成城镇老人和一成多农村老人想进养老院

  实施3年多的城市“五保”和农村“三无”集中供养,带来最大的变化是养老机构多起来了。调查显示,49.2%的城镇和76.33%的农村老人居所附近设有养老机构。同时,养老机构的示范效应使城乡老人养老观念发生变化,超过18%的城镇老人和11.5%的农村老人,希望能进入养老机构颐养天年,比10年前意向人数翻了一番。

  城里老人最担心子女失业,农村老人最担心生病

  当前,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城镇老年人的选项依次是:子女失业、交通不安全、社会不安定等因素,而农村老年人最担心的则是“生病时无钱治病”、“没有生活费来源”及“需要时无人照料”等,这一方面显示农村老人对子女的依赖度较高,另一方面也反映当前农村仍存在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调查显示,社区服务已成为城乡老人生活服务的重要组织部分。其中城镇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项目需求位居前3位的是“上门做家务”、“上门看病”、“法律援助”,而农村老人最渴望的社区服务则是“上门看病”。

  记者 汪成明 通讯员 王先益 廖小清

  (本报杭州4月16日讯)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本省要闻 00002 生活总体富裕 精神需要慰藉 2007-4-17 48256F32002924A6482572BF002E3F2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