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时尚扫墓:在马寅初墓前演话剧
· 感悟长眠的历史文化积淀
· 洋溢“喜情”的人文纪念馆
· 网友留言
· 让名人墓成为“散步地点”
· 名人墓地,该成为怎样的“文化家园”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4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洋溢“喜情”的人文纪念馆
  树木蓊郁、艺术雕塑林立、楼台水榭星罗棋布,位于上海西郊青浦区的福寿园,云集了500多位海内外社会名人以及大量艺术气息浓郁的纪念碑和雕塑,因而被称为文化公园。

  2003年9月,这里专门开辟了一处人文纪念馆,对章士钊、蔡元培、陈望道、潘汉年、乔冠华、范长江、曹聚仁、阮玲玉、上官云珠等数十位名人的遗物和事迹进行专题陈列。

  在主题纪念馆里,展示着名人们的生平资料,包括人物简介、历史像册、回忆文章、著述手迹及生活、学习、工作用品和荣誉物品等;个性纪念馆则分不同的领域,如“红十字遗体捐献者纪念馆”、“戏曲艺术大师纪念馆”等,展示不同人物“生命的光华”。

  为纪念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程之,福寿园设计了这样的创意:在一次艺术家联谊会上,艺术家程之倒在了他心爱的舞台上。现在,艺术家固有的、已为千万人所熟悉的表情凝固在黄铜铸成的雕像上。

  程之纪念碑身方正、挺拔,雕像形神兼备,上面铭刻着程之自书的座右铭“演戏要生活,生活不演戏”,给人极多启迪。

  为原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沈柔坚设计的雕塑同样耐人寻味。在这尊青铜座像里,沈老端正着,坚实得宛如一块顽石。他那高贵的微笑,若有所思的面部表情,流露出内心的活力;那瘦骨嶙峋的双手,饱经风霜的皮肤,记录着辛勤耕耘画坛的艰难生涯……

  雕塑家在艺术手法采用园雕、半浮雕相结合的技法,突出了人物脸部和手部的刻画。以粗犷概括的线条、鬼斧神工的塑造,把人物的躯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使得整座雕像浑然天成,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

  去年9月,曾经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的爱国外交家顾维钧魂归故里,其纪念像落成在福寿园西园“意遐苑”,与章士钊纪念像、蔡元培、张元济纪念组雕共处一苑。

  在顾维钧纪念像揭幕仪式上,还举办了《一代外交家:顾维钧画传》和《顾维钧外交演讲集》的新书首发式,为普通市民了解顾维钧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作为,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窗口。

  对于名人墓中独特的“人文纪念馆”设计,中央音乐学院院长李续的评价是“这是个十分特别的地方”。

  李续说:“这里,不仅凝聚着人间的断肠悲痛,而且洋溢舒心的喜情。名人园里多少忠骨,他们安息在这里,是因为历史让黑白、曲直、是非、美丑都有了个说法。将这些忠魂铁骨葬在这里,后代能不舒心吗?舒心即喜情啊!”

  将先父和丈夫都葬在福寿园的章含之女士也指出,对于陵园,“不要把它搞成死亡之地,进去就有凄凄惨惨、悲悲戚戚的感觉。人总是最后要离开人世的,他留给人们的财富是什么?到这个公园里想到这些人,看到这些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怀念他们是必要的。”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浙江日报 今日关注 00010 洋溢“喜情”的人文纪念馆 2007-4-3 浙江日报000102007-04-0300007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