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济南4月1日专电 (记者 刘宝森 王海鹰) 一支在《孔子世家谱》中失传千余年的孔子后裔支派近日在山西省昔阳县现身,成为了目前已发现的失散时间最为久远的孔子后裔支系。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介绍,这一孔子后裔支系在1000多年前就从孔子的诞生地山东曲阜迁移到了其他地区,因此未在历代修订《孔子世家谱》总谱中有所记载,而带领这一支系迁移的人为孔子的四十一代孙孔邈。
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德墉说,这支族人向他提供了能够证明身份的派系族谱及手抄文本,这一族谱可以上推直达孔子,并能在四十一代上与《孔子世家谱》总谱相衔接。
据介绍,按照明朝以来的惯例,《孔子世家谱》60年一大修,30年一小修。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只大修了四次,分别是明天启年间,清康熙、乾隆年间以及民国时期,历次修订中对孔邈这一支系的标注均为“无传”。
孔德墉说,事实上他们只是搬到了别的地方,并与家乡失去了联系,而这一走就是1000多年。据考证,孔邈这一支系是在唐昭宗乾宁三年的时候从曲阜迁到山西去的。在此后的1000多年中,他们一直保存着这一支系的族谱并不断更新,为这次“寻根”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而这一族谱有可能成为已发现的年代最为古老的孔子后裔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