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白洋淀位于冀中平原新安(今安新)、高阳、任丘和雄县境内,由99个大小淀泊构成,面积366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时期,在这里活跃着一支英雄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
1938年秋,中共新安县委和抗日政府成立后,即在水乡三区成立了县大队三小队,郑少臣任队长。不久,又以水上猎户为骨干,以40支大抬杆(水上打猎用的火枪)为武器,成立了一支水上抗日游击队,陈万立任队长。因为他们使用的是火枪,为防止枪上的药孔被水打湿,队员们常在信口(点火处)插上一根雁翎,所以县委书记侯卓夫命名它为“雁翎队”。随后,根据冀中区党委的指示,雁翎队与三小队合编成立新的三区小队。
1943年秋,日军为支援其对北岳根据地的秋季大“扫荡”,利用大清河、白洋淀水上运输线,不断从天津运送军用物资到保定。9月上旬,三区小队获悉敌人满载着军用物资的110只包运船,正停靠在赵北口准备开往保定,于是决定袭击这支船队。9月14日黎明,三区小队埋伏在王家寨东边横埝苇塘里。当100多只货船过去后,雁翎队员集中攻击最后3只押运船。经过半小时激战,全歼敌河防大队,俘获伪军河防大队长秦凤祥和日军小队长部十加三郎,缴获步枪100多支,轻重机枪各一挺和大批军用物资,创造了水上伏击战的光辉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