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既往,转眼又到元宵。“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在我看来,再也没有比春联更能代表过年的事物了,千家万户同一时间统一行动,红彤彤一片春联,新年喜气洋洋地就到了。
给我留下最深记忆的是,当年父亲为乡民写春联。小时候过春节,我最盼望的就是父亲写春联的热闹场面。那个时候,每每听我们提起春联,知识丰富的父亲便引经据典和我们侃侃而谈。据说,春联起源于桃符,最早的春联是在五代时,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明皇朱元璋,喜欢写对联,定都金陵后,除夕下旨“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从此,春联代替桃符。到了清代,春节贴春联就更普遍了。袁枚《随园诗话》载:“沿途听爆竹,逐驿读春联。”
那时,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一过,父亲会起个大早,步行到三十多里外的县城里,除了买回我和弟弟妹妹喜欢的鞭炮、糖果、鞋袜等年货外,父亲还会跑遍整个镇子,精心挑选几张大红纸、几瓶带香味的墨汁和大小不同型号的毛笔,准备回来写春联用。
父亲回到家里,来我家求写春联的人开始络绎不绝。来的人都会带上几张红纸,家庭富裕点的还会带上一瓶墨汁,也有的把全家人都带来,说这样的心诚,春联才会更灵。
父亲是个热心肠的人,招呼乡亲们坐在凳子上,还递上一支烟。然后,他在桌子上摆上用温水浸泡好的几支毛笔,在砚盘里倒上墨汁,加些清水进行研磨,不一会儿屋里就充满了墨汁的香味了。随后,父亲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写满春联的纸,放在桌上供乡亲们挑选。
这时候,我和弟弟兴致勃勃地站在父亲的身旁,看他怎样写春联。父亲把整张红纸对折三次,用小刀一裁,四副对联纸就裁好了。父亲说,裁纸的速度要均匀,否则纸就会出现毛边,写出的春联就难看了。父亲写的大“福”最好看,用笔圆润,用墨厚重,“福”字的偏旁还会配上每年的生肖图案,真是形态优美、栩栩如生,来求写春联的乡亲们都会让他写上几个,然后贴到自家最显眼的位置上。
父亲在写春联时,还会根据来求写春联的乡亲们不同特点,写出意义不同的春联。王叔叔是个种粮大户,父亲给他写了“山欢水笑百业旺,人杰地灵五谷丰。”父亲送给劳动模范赵大伯一副“勤劳摘去贫穷帽,改革盛开富裕花”的春联。邻居吕大哥结婚不久,父亲写下“春联对歌民安国泰,喜字成双花好月圆”的春联。宋爷爷喜欢养花,种果树,父亲为他写就一副“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平安”的春联。父亲泼墨挥毫,写下一副副春联,我和弟弟把写好的春联拿到桌上、家具上、地面上、自行车上……屋里到处晾满了春联,整个屋子成了春联的海洋。乡亲们看着这一副副春联,高兴得乐呵呵地直笑。
春联一写就是四五天,等到父亲给自己家写时,已经是大年三十了。父亲想了想,拿起毛笔就写下了五副春联。我和弟弟在大门上贴上“百世岁月当代好,千古江山今朝新。”横批“紫气东来”。把“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横批“安居乐业”的春联贴在中堂上。又在房门上贴上“春联添来三分喜,爆竹催开四时春”,横批“新春大吉”的春联。再把春联“鸡守平安岁,犬迎如意春”贴在厨房门上。最后把春联“猪羊满圈,六畜兴旺”贴在饲养牲口的小屋门上。母亲和妹妹看着那红彤彤的春联,喜上眉梢。父亲兴奋地说:“贴春联,不仅是贴上喜庆,更是贴上一份寄托、一份希望啊!”
是啊!不管是什么内容的春联,只要贴上它,就送走了过去,迎来了又一轮火红火红的新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