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奏鼓原名“车鼓亭”,它的最大特点是男扮女妆。可以说,大奏鼓是靠渔民们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延续至今的。
在台州温岭市石塘镇的海边,有一种流传了几百年的传统渔民舞蹈,被誉为“中国渔村第一舞”。每到传统节日,大奏鼓的演员们就特别忙碌。眼下又要过年了,而石塘的男子大奏鼓、女子大奏鼓、学生大奏鼓、儿童大奏鼓演出队都忙开了。
不久前,我在石塘镇委宣传委员江志平的陪同下,走近石塘,去寻访这大海边的舞的精灵。
小江说:“石塘这个地方,地理位置很封闭。相传在明朝中叶推行‘海禁’后,这个地方基本上成了腾空的无人区。一直到清乾隆年间,大批的福建惠安一带的渔民移居到这里,这里才重新热闹起来。所以,箬山人的祖先是福建惠安人,大奏鼓最早也是从福建惠安那边传过来的。”
小江告诉我,大奏鼓原名车鼓亭,它的最大特点是男扮女妆。车鼓亭改名叫大奏鼓,历史还不长。大概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名叫陈其胜的人,对车鼓亭进行了挖掘整理,并重新改编,同时,叫响了大奏鼓这个名字。
我走访了石塘的里箬村、东升村,与村领导交谈,与大奏鼓的演员交谈,与老人交谈,与年轻人交谈,渐渐地,有关大奏鼓的人与事,在我的脑海里清晰起来。我的思绪,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福建惠安渔村渔家女跳大奏鼓的情景:
今天,是渔民出海归来的日子。太阳刚从海上升起,照得大海波光粼粼。沉寂了几个月的渔村就沸腾起来了(一般渔民出一次海总要一二个月)。妇女们,老人们,孩子们,喜气洋洋,纷纷来到大海边。你看,渔家女们翻箱倒柜,都穿上了自己最漂亮的衣服,还带上了锣鼓等乐器。终于,在望眼欲穿中,一艘渔船出现在海天交界处。于是,海滩边敲锣打鼓,人声沸腾,声音响彻云霄。穿着鲜艳夺目服装的渔家女们赤着双脚,在海滩上跳起了欢乐的舞蹈。她们时而碎步如痴如醉,时而奔突跳跃,野性奔放。随着渔船的靠近,海滩边的鼓声越奏越响,打击乐越敲越急,渔家女们的舞蹈也越来越欢快,海滩上一片欢乐的气氛。是的,在几百年前,渔船设备非常简陋,渔民每一次出海,实际上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有多少人在突如其来的风暴中葬身大海,有去无回啊。所以,看到日夜思念的男人从生死线上平安归来,怎不喜煞了渔家女。她们用热烈的鼓声,夸张的肢体语言,来尽情表达自己此刻的欢乐之情。
里箬村的老人们说,追溯大奏鼓的历史,最早就是由惠安的渔家女开始的,我认为这说法是符合生活实际的。探究一种民间艺术的起源,我们应该根据它的韵律、节奏、气质,在时间的坐标上向过去推移,从大奏鼓的今生来推断它的往世。
老底子的大奏鼓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时演出。不过,那时的大奏鼓比现在要简朴得多。
根据老人们的回忆,老底子的大奏鼓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五闹花灯扛“台阁”时演出。不过,那时的大奏鼓比现在的要简朴得多,服装是手工缝制的粗布衣,动作的幅度也不大,严格说起来,就相当于一支吹打乐队。
“喏,就是在扛‘台阁’时,‘台阁’队伍前面有一只火镬,火镬抬到哪里,附近的村民就不停地往里面添加木柴。柴火烧得越旺越好,代表这一年红红火火,百事顺意。而在火镬和‘台阁’当中,就是大奏鼓的演出空间了。”一位老人比划着说。在他并不流利的叙述中,我明白了昔日流传下来的大奏鼓,主要充当“台阁”中的一支伴奏乐队。那时的大奏鼓还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和舞蹈动作,一般是10个人左右,少的时候也可能五六个人,每个人吹奏一样乐器,而中心是一面大鼓,鼓就放在鼓亭里,演出时,鼓手指挥着追随在他左右的其他成员。我想,它最初叫“车鼓亭”,就是这样来的。
看他们一个个说得热闹,我就问:“你们谁知道,大奏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们替下了女人,开始男扮女妆的?”因为,从起源来看,无论是福建惠安还是石塘箬山的渔家女们跳大奏鼓舞蹈,那纯粹是一种喜迎亲人归来的愉悦。而现今男扮女妆的大奏鼓,由于重彩化妆的效果,演员似乎成了戏剧中的丑角。特别是在白粉打底的脸上,在双颊上涂上一大片红色油彩,加上头戴羊角帽,身穿斜襟衣和灯笼裤,光着脚板,在喜庆中带着几分幽默,在丑陋中显示一种精美,在粗犷中呈现一种野性,已经别有一番韵味。
虽然,我的问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但老人们却给我讲了大奏鼓生命历程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陈其鸿,是大奏鼓的灵魂人物。他从20岁开始就担任大奏鼓的大鼓角色。
据说,陈其鸿在少年时就擂得一手好鼓。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虽然是渔民,却会刻图章、雕刻“糖龟”的印模。所以,他当上了“大奏鼓”的鼓手后,凭着对手工行当的熟悉,他成了大奏鼓各种道具的主要制作者。可以说,大奏鼓的主要道具都出自他的手。他做的手镯、脚镯、羊角帽子都十分到位,既粗犷,又精致。
就是这个陈其鸿,在1950年组织了一次大奏鼓演出。这可能是新中国成立后大奏鼓的第一次演出。那次演出,至今里箬村人还津津乐道。
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上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吹到了石塘、吹到了里箬这个小渔村,也吹醒了民间艺术的瑰宝大奏鼓。
又一个重要人物出现了,他就是陈其胜。
陈其胜是箬山东升村人,他从小就对“车鼓亭”耳濡目染。在追逐“车鼓亭”的人群里,这个渔家的后代往往一看就是一整天。可以说,他是伴着“车鼓亭”的鼓声长大的。
为了挖掘这种地方舞蹈,他先拜师学艺,在掌握了每种乐器的演奏技巧后,他又跑到福建惠安去寻大奏鼓的根,遍访大奏鼓的老艺人,然后,对大奏鼓从内容到形式、从音乐到名称,都进行“推陈出新”。他成功地在舞蹈中加入了“扭腰打胯”这个动作,从而第一次使大奏鼓把女性的阴柔与男人的阳刚完美地统一在舞者的躯体中。
而陈其胜更重要的贡献是,给“车鼓亭”更名。在无数次的取名、否定、再取名、再否定后,终于,在陈其胜的脑海里冒出了“大奏鼓”三个字。“好!好!”当时在场的几个人听到这个名称,都齐声叫好。从此,在箬山渔村,它原来“车鼓亭”的名字差不多被人们遗忘了,一看到演出,人们就“大奏鼓”、“大奏鼓”地叫。
以后,陈其胜又对大奏鼓进行了多次改造。上世纪90年代,在陈其胜的努力下,大奏鼓的演员人数一度从原来七八个、十来个猛增到60多人。传统的“车鼓亭”只有敲木鱼的演员才戴脚镯,经陈其胜改编后的大奏鼓,每个演员都戴上一副脚镯。这样,大奏鼓演起来整体视觉更好,更整齐划一,也更有海边渔家的韵味。
大奏鼓刚出名时,也就是1984年,中央电视台曾专门派了一个摄制组来到石塘箬山里箬村,拍了一个专题片。老人们说,当时正是寒冬腊月,海边的气温在零下3摄氏度。可是,大奏鼓的演员们积极性非常高,他们冒着严寒,赤着脚在海滩上一遍又一遍地跳,直到符合摄制的要求。没有化妆品,他们就因陋就简,拿牙膏抹脸。“那次共有10个人上阵,阵容还算整齐。”老人们回忆说。如今,20多年过去了,当年参演的人,活在世上的已只有二三个人了。岁月如梭,人生如梦,谈起这些往事,老人们的神情不禁有些惆怅。
现在,在石塘镇箬山,大奏鼓不仅男人演,女人、孩子也演;不仅老人演,许多年轻人也演。
现在在石塘镇箬山,大奏鼓不仅男人演,女人、孩子也演;不仅老人演,许多年轻人也演,成了台州的一张响当当的“文化名片”。
此刻,一位结实、黝黑的汉子来到我的面前。他告诉我,他叫金持胜,是石塘镇东升村文化俱乐部戏曲票友联谊会的负责人。而实在一点的叫法,应该是石塘镇东升村女子大奏鼓演出队的队长。提起女子大奏鼓演出队,他给我讲起了事情的经过。
去年“三八”节时,有几位热心人商议:“我们成立一个戏曲票友联谊会吧。”不过,成立联谊会一要资金、二要场地。这时,有人就想到了开温岭亚细亚大酒店的金胜持,想请他当会长。热心公益事业的金胜持满口答应当这个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官”。不过,金胜持说,我唱歌跳舞不是内行,得再找个副手。于是,他又请了曾经在温岭展览馆当过讲解员、参加过县文艺宣传队的林秀芳当副会长,又请企业家郭加明担任名誉会长,请62岁的原温岭越剧团主胡陈其盈老师和68岁的黄文彬两位老人当编导。场地呢,大家想到了村委会五楼的多功能厅。村支书郭修金和村委会陈主任大力支持,马上把五楼腾出来给他们排练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金胜持带领着一支女子大奏鼓演出队伍,在去年6月10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里,在温岭市区的街心公园广场里作了首次公开展示,演出了女子版的“大奏鼓”。
同一天,男子版的大奏鼓演出队浩浩荡荡开进省城杭州,在吴山广场上参加全省民间绝艺绝活展示活动,这种充满海边渔民粗犷、原始味道的舞蹈,同样获得了满堂喝彩。
为这件事,《台州日报》还在显著版面发了消息和大照片,标题就是:“渔家汉子渔家女,杭温两地同跳‘大奏鼓’”。
是啊,“大奏鼓”这块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正是有了像陈其鸿、陈其胜、金胜持这样热爱它、保护它、发扬光大它的人,才一代又一代口口相传,绵绵不绝,并在改革开放的盛世获得了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