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体育新闻·生态浙江
3  4  
PDF 版
· 郝帅夺冠
王励勤无缘前三
· 国际米兰队实现十五连胜
· 巴塞罗那队继续领跑
· 朗斯队第二有望进入冠军联赛
· 拜仁队、纽伦堡队双双获胜 
· 浙江环保产业蛋糕诱人
· 风吹林吟唱 绿色拂浙江
· 环境执法守护绿色家园
· 刘翔60米栏夺冠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我省生态环境状况全国最优
风吹林吟唱 绿色拂浙江
——解读最新版《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报告》
  由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报告》是一份权威性最高的环境评价报告。2006年11月的最新版报告显示:浙江生态环境状况全国最优。

  新版《全国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报告》要求:总分数高于75的,方可得“优”。全国共有6个省达到75分,浙江名列第一,得87.1分。与以往不同的是,新评价体系中不只是侧重水和空气的环境质量,还包括了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环境质量和土地退化等5项指标,因此,对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评价更全面、更科学。省环保局的专家说:“浙江省区域内,植物覆盖度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

  凭籍着江河湖海的滋养,群山岛屿的孕育,浙江有着缤纷的自然物种。浙江生物丰度指数全国第一,而这项指标的比重占五大指标之首。

  好生态需要养护。我省多年来十分重视保护生物资源,各种类型的保护区域应有尽有,有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湿地公园等。如今,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达25处、森林公园83处。

  除了物种纷繁多样,浙江的“绿”同样为全国之首。五年来,我省的森林覆盖率由59.4%上升到了60.5%,森林面积增加了30.5万公顷。如今,驱车丽水境内的高速公路上,放眼望去,青松绿柏郁郁葱葱,777万亩连片的生态公益林俨然成了一道“绿色长廊”,被誉为华东地区难得的一片“净土”。“十五”期间,浙江的“绿意”呈现出渐浓之势。2001年,我省3000万亩重点公益林建设率先拉开了帷幕,万名护林员参与,尽心尽力地构筑起城市的绿色屏障。四年来共创经济效益930.3亿元。在“城乡绿化一体化”、“绿化示范村”等工程中涌现出一批批绿色家园,使得全省城镇扩绿1.87亿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0.37%。

  中国生态第一县——庆元县森林覆盖率达82.6%。庆元人视生态环境为致富的最大资产,富了就养山,养山能致富。2004年,庆元县在全国2348个县(市、区)中的获得“生态第一”,庆元周边邻省的3个县分别排名在第162、166和500位。

  江河湖泊滋养着浙江儿女。我省的水网密度指数在全国名列第六。2004年起,我省大张旗鼓地打响了以八大水系和省级11个重点环保监管区为主要对象的“811”污染整治战役,誓把一江清流还于民。

  钱塘江流域面积占全省的1/3,对处于下游的杭州市来说,更是一条“生命之河”,80%的杭州市民饮水取自钱塘江。杭州市政府近年批准实施了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动手创建了15个生活饮用水源达标区,拆除了保护区内22个沿江排污口,搬迁了若干个砂石码头和水上加油站。为使“护江”行动更有效,杭州市又在境内的钱塘江流域建起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与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相关职能部门联网,对氨氮等4大主要水污染物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环保人员只要带着上网的笔记本电脑,即使在车上、会场、野外都能现场调看水质状况。一旦发生水体污染,环保人员可即时读到数据,并根据各个方位的数据判断污染的区间和污染源的大致位置,快速出击擒拿“黑手”。以钱塘江流域为重点的水环境污染治理也带动了其它河流重返清澈,如瓯江、姚江等,水质从原来的劣五类变为现在的二、三类。

  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浙江生态的另一笔财富。资料显示,浙江湿地资源种类多样,拥有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5大类,是全国湿地类型分布最全的省份之一。如今,杭州西溪、绍兴镜湖、温州三垟、德清下渚湖等一批湿地景观先后建成,为浙江的生态环境添上了美丽的一笔。

  “十五”以来,我省累计投入近1000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相当于同期GDP的2.06%,高于全国环保投入平均水平。前所未有的力度获得了成效。2005年,在经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工业产品的污染物排放强度逐年下降。

  2007年的新年里,当我们再一次走进台州市椒江外沙、岩头医化基地,明显感受到了环境的变化。过去一踏进这里,阵阵恶臭扑面而来,臭味有时甚至弥漫整个椒江城区。椒江外沙、岩头医化基地是省级环境重点监管区“黑名单”中的一员。经过两年奋战,2006年11月终于迎来了“摘帽”验收。一组数据证明了椒江区的整治成效:主要污染物COD排放总量从684.78吨/年削减到190.59吨/年,化工废水从原来的近3万吨/天下降到1万吨/天,有效削减废气排放量80%以上。整个区域恶臭污染反弹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2006年台州市主城区总体恶臭发生率为8.1%,同比下降了11.2个百分点。

  去年,成功“摘帽”的省级重点环保监管区还有温州电镀行业、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以及黄岩化工医药基地。至此,我省已有7个省级环保重点监管区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度“摘帽”任务,共削减COD9.5万吨。

  人类的努力终究会得到大自然的回报。看似一个个简单枯燥的数字,却凝聚了浙江人的巨大努力和艰辛的汗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良好势头无疑将得到保持,一个经济繁荣、山川秀美、社会文明的生态省终将在浙江实现。 (周颖)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