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持续火爆的股市,陈先生按捺不住准备放手一搏了。
21世纪不动产杭州区域营销总监伍晓达介绍,陈先生是他们公司的一位客户,3年前按揭贷款,买了一套120平方米的二手房,现在这套房子已升值至130万元,陈先生便向某股份制银行提出转按揭贷款要求,希望提高贷款金额。该银行建议他申请“住房循环授信业务”。工作人员通过审核,并进行房产评估,最后向陈先生提供了一笔总额不低的贷款。陈先生用这笔贷款还清了原来按揭的剩余贷款,余下资金另作他用。据伍总监透露,陈先生虽然在填写资金用途时写的是“房屋装修”,实际上却将剩余资金投入股市炒股去了。
伍总监说,像陈先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前阵子股市牛气逼人的时候。那段日子他们公司这一类业务量大增。
目前,由于贷款市场竞争激烈,各家银行纷纷创新贷款业务,简化手续等,一些诸如“循环贷”、“加按揭”等新业务不经意间为贷款炒股开了方便之门。据了解,银行在办理转按揭贷款时都能做到手续齐备,贷款用途明确,在贷款合同中更是有对应条文禁止贷款流入股市,但由于个人贷款客户不同于对公贷款客户,银行无法查看具体账目,很难监控个人贷款的资金流向。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只能控制贷款资金不直接流入股市,因为银行不会直接将钱打入客户的银证通账户或者证券公司账户里,但却无法阻止客户提现或是迂回转账之后将资金投入股市。
其实早在2001年11月5日,为杜绝银行贷款进入股市,人民银行重申严禁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但是这条规定现在已很难起到实际作用,而且许多股民即使填写了具体的贷款用途,如陈先生一般,所写的资金流向也并不一定真实。针对这一现象,建设银行浙江省分行房地产金融业务部有关人士说,他们为此采取的措施是贷后检查和回访积极,一旦发现客户挪用贷款,将资金投入股市,则会及时作出处理收回贷款;另外,也提醒市民,利用贷款炒股实在是件高风险的事,无论是对客户个人还是对银行都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牛市当前,市民很容易看到股票的高收益,却忽视了它的高风险;常常在股市暴跌时,才会意识到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和负担,但往往为时已晚。所以个人投资者应保持冷静,视各自实力而行,合理安排资金,在保证家庭日常开支和生活必需资金的前提下,理性地炒股投资,更不应该贷款炒股,埋下隐患。(实习生 周晓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