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新春佳节,让我们去博物馆看一看
· 百年博物苑一个辉煌的起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9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春佳节,让我们去博物馆看一看
■本报记者 刘 慧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本报记者走访了地处杭州市的几家博物馆,发现了一些新展品、新活动,这会使人们的节日增加不少情趣。让我们在博物馆欣赏异彩纷呈的书画、领略匠心独运的古玉文化和瓷器之美的同时,过一个有文化品位的新年吧。

  去浙博看瓷器“鼻祖”

  它看起来像编钟,有一种奇怪的名字——勾鑃(音同调)。几件原始瓷做成的勾鑃在浙江博物馆一展出,就引起了大家关注。

  专家介绍,勾鑃是一种古代乐器,可以成套演奏。昨天,与勾鑃一起展出的文物,都是青一色的原始瓷器,共有82件,上迄商代,下止西汉,是萧山博物馆馆藏陶瓷器中挑选的原始瓷器精品。其中有春秋时期的三足鼎、鉴、尊,战国时期的烤炉、双系大罐、壶等仿青铜礼器类原始瓷器,也有盖碗、小罐、虎子等生活日常用类器皿,都是原始瓷器中的珍品,且大多是首次向公众展示。这些文物无不显示古代越国人伟大的创造与精湛的工艺水平。

  萧山有八千年历史,是跨湖桥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之一。据考古资料表明,萧山从春秋中期就开始烧造原始瓷器,然后延续至战国、西汉时期,东汉中晚期又烧制成熟青瓷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基本结束,前后延续达1300多年,未曾间断。萧山的先民为中国瓷器的出现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次展览至3月18日结束。

  去美术馆欣赏大师书画

  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的“世纪精华——中国近现代美术名家系列作品特展”之“为江河云山立传,贺天健艺术展”值得一看。

  贺天健的传世作品不多,估计约在千件左右,逝世后,其遗作300余件捐赠上海中国画院收藏。此次展出的作品,即是从上海中国画院的藏品中精心挑选的一部分,共有精作99件,除绝大部分山水作品外,另有人物、花卉10余件。

  作为对贺天健先生逝世30周年的纪念,由浙江省博物馆、上海中国画院共同编辑,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贺天健精品集》也于近日面世。这是首部全面展示贺天健个人艺术成就的大型画册,集中收录了贺天健各个时期代表作品200余幅。本展览至3月4日结束。

  近日,在南山路美院附近的杭州恒庐画廊,还推出了诚信系列画展首展——新春小品特展,展出的118幅作品全部得到了18位画家的签字确认,确保这些画作必真无疑。这些画家包括舒传曦、卢坤峰、童中焘、曾宓、吴山明等。

  事实上,共有20余位著名书画家与恒庐签订了诚信授权,这些画家的作品将在新年里陆续展出。这次的国画涉猎较广,有人物、山水、花鸟。对书画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恒庐走走看看。

  去吴山鉴赏古代玉器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孕育了一种天然的、浓郁的崇尚玉器的美好情感。在这一高尚而典雅的传统观念影响下,历代治玉业经久不衰,持续高涨,碾琢了难以计数的精美玉器。杭州历史博物馆二楼展厅《玉意呈祥——古代玉器展》展出的玉器,不仅用途广泛,形式繁多,质地莹润,碾琢精湛,而且风格独特,涉及到了历朝的宗教信仰、典章制度、社会道德、以及对鉴赏收藏等诸多观念意识、风尚习俗及其社会实践,具有浓厚的中国气魄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本次展览展出的220余件玉器,包括了从新石器时代至近代的各类礼器、仪仗器、葬玉、装饰用玉、陈设用玉、文房日用器具等,集中展示了杭州历史博物馆数十年珍藏的各个时代的珍品。展览至3月1日结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