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娱乐化“读史” 好事还是坏事
· 众说纷纭
话“感谢”
· 结 论
· 最新中国薪酬“行情”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7年2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众说纷纭
话“感谢”

  网友“还我钱”认为,有着30万外来工之多的永康,尽管也存在一些小企业欠薪、断指得不到赔偿、老板年底失踪等情况,但是政府开展感谢“农民工”活动,倡议市民向“农民工”说声“谢谢”,将关爱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送到“农民工”手里,暖到“农民工”心里,比只为“农民工”讨薪的行动提高了一个层次,把原来为了解决存在矛盾的劳资关系,上升到倡导和谐劳动关系的层面。因为,不管是欠薪还是招工难,最关键的在于企业主本身如何认识“农民工”的问题,重视“农民工”的企业自然会善待“农民工”。

  网友“在黄岩”说: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浙江,招工难留人更难已成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要改变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让大家对“农民工”有个正确和科学的认识,首先政府要转变观念,带头倡导,永康政府的做法是一大贡献,值得借鉴。

  网友“我是民工我怕谁”认为,感谢“农民工”活动早就该开始了。“农民工”生在他们的老家,是老家培养了他们,但是他们长大有了一技之长之后,却来到这里为我们的企业服务,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都奉献在我们永康,等他们老了,又回到了老家,他们的养老等生活问题又交回到了当地政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谢他们不善待他们。

  网友“一剑封喉”认为,倡议市民感谢“农民工”,目的是让大家去发现“农民工”身上的价值和可爱的地方,只有这样,你的感谢才会发自内心,才会从心里接纳他们,与他们和睦相处,这是一种很好的引导,也是很具有社会意义的。

  (陈洪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