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晚会:看梨园名家展示千姿百态
1月19日,中央电视台2007年春节戏曲晚会《千秋华宴》录制完成,晚会秉承了央视春节戏曲晚会的传统大气,同时又融进时尚动感之风,让人耳目一新。
录制当晚,央视800平方米演播室高朋满座,舞台上星空点点,祥云流彩,飞梁画栋,花团锦簇,烟雾缭绕之际好似天上人间。于魁智、李胜素演唱的开场歌舞《千秋华宴》是整场晚会华美辉煌的开篇之作;袁慧琴、孟广禄、王蓉蓉、张火丁、吴琼等梨园名家的演出同样精彩纷呈。首次亮相戏曲春晚的陕西华阴老腔艺术团带着黄土地的淳厚与豪迈,呐喊高歌而来;武戏组合《神话》更是突破性地将平面的武打延伸到空中,意趣横生。
此外,晚会编导用半个月的时间走访到多位年事已高的各剧种老艺术家,录制下他们送给全国戏迷的新春祝福,各地方台戏曲节目主持人也通过大屏幕向观众恭贺新春,一时间,欢庆的气氛涨满了整个晚会。
民歌手吕薇与主持人孙晓梅反串的越剧《惜别离》,青年演员周佑君、傅希如自拉自唱的京剧《坐宫》,评书大师刘兰芳领衔的京剧选段《智斗》,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然而,最大的惊喜来自尾声歌舞《咏梅》,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被改编成青衣和花脸的对唱,且由京剧名家尚长荣、李维康担纲,婉转缠绵的阴柔唱腔与铿锵浑厚的阳刚声韵几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加之北京歌剧舞剧院专门为其编排的舞蹈,更将《咏梅》临霜傲雪的精气神烘托得淋漓尽致。
歌舞晚会:让观众陶醉在诗情画意里
日前,中央电视台2007年春节歌舞晚会前期筹备工作就绪,1月28日起,已在深圳东部华侨城新落成的大剧院内进行为期8天的录制。
2007年春节歌舞晚会着力打造新意,营造诗意。在《春天交响诗》总篇章的统领之下,《红色诗意·和乐万家》、《绿色诗意·和美山水》与《蓝色诗意·和谐家园》3个诗意篇章以建设和谐文化的理念,展现2007年中华民族喜迎新春的绚烂画卷。
为了完美展现诗意过新年的理念,2007年春节歌舞晚会主创人员找到了一个全新的舞台——深圳东部华侨城新落成待启用的大剧院。这座舞台的最大亮点是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清晰大屏幕,其高11.8米、宽22米,通过高科技视频手段,可将屏幕世界和舞台实景有机地联为一体,制造出亦真亦幻的神奇景观。同时,剧院舞台的两侧开有落地窗,透过它们又可以将内景和外景贯通,以此设计为180度环形幕,让大自然的真实山水亲近艺术舞台,呈现出一幅流光溢彩、春光烂漫的山水画卷。这样的舞台依托,将为观众提供展开想象的艺术空间,更重要的是它也暗含了晚会所要表达的“和谐”主题,不仅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通过和谐的声音、和谐的韵律、和谐的舞姿,让和谐的氛围得以充分地展现,从而完成从形式到内容的全面创新。据导演芙英介绍,这块高清大屏幕呈现出来的影像是多维立体的,在它的衬托下,舞台也显得大气、时尚。然而,对于幕后工作人员来说,却增加了不少困难。3个小时的晚会时长,就要求大屏幕上要有3个小时的内容,大屏幕上“人在山水间游走、花儿在天地间绽放……”,绚丽多彩的画面背后是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辛苦付出。
高清大屏幕和传统的大屏幕比例和构图都相差甚远,这要求主创人员必须打破传统的拍摄和构图理念。芙英导演告诉笔者:“尽管很难,可是我们自认为做到了。今年的春节歌舞晚会从录制到制作都是由高清设备完成的,我们要在除夕之夜给全国的电视观众呈现出一部纯美的艺术作品,让观众在这台颇具时尚气息的晚会上感受到诗的抒情、诗的浪漫和诗的奔放,在诗意过新年的意境里展开想象的思维和翅膀。”
《新视听》:幽默小品、经典老歌“再回首”
日前,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的《新视听》栏目录制了两台与众不同的晚会,这是该栏目继今年元旦期间成功推出系列特别节目《夫唱妇随》、《子承父业》、《名师高徒》之后的最新编排,即将于春节期间与观众朋友们见面。
晚会名为“迎春大贺岁”,由侯耀华、关凌以及央视综艺节目主持人选拔大赛中跻身前6名的荧屏新秀主持,分为“历届春晚精彩综艺节目”与“经典影视歌曲”两部分。既有知名歌手和央视主持人反串出演的春晚精彩小品相声,像蔡国庆、董卿组成的《超生游击队》,阿宝、雷佳、郑毅表演的《换大米》,周彦宏、汪正正演绎的《打扑克》,关凌和周炜合说的《新虎口遐想》;也有原人再度演绎的经典老歌,包括李谷一、蒋大为、郑绪兰、韩磊的代表作联唱,胡松华、李双江、杨洪基、张也、谭晶的金曲演唱,以及潘安邦带来的《外婆的澎湖湾》,凌峰演唱的《掌声响起》;还有从幕后走到台前的词曲作家:卞留念、刘青分别演唱自己的代表作,李海鹰与孙晓梅合作《弯弯的月亮》;更有联欢性质十足的前所未有的搭配:刘晓庆和朱时茂对唱《刘海砍樵》,罗京、刘芳菲、李小玢的方言版朗诵《你是人间四月天》;再加上庞龙、王心凌、吴克群等时下当红歌手的倾力演出。整个晚会掌声笑声不断,高潮迭起。(熊 曦 王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