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12月18日电(见习记者 陈醉 记者 周松华) 本报今天刊发的《一家年门诊量超出40万,一家年门诊量只有1万余》一文以及近日的“社区医院,我要对你说”系列报道,引起宁波读者的极大关注。今天一大早,记者就接到一位姓邱的医生打来的电话。
“我是海曙一个社区医院的医生,看了你们的报道,有很多话想说。”邱医生告诉记者,许多社区医院配备了心电图、彩色B超等先进的仪器,治疗小毛病、常见病早已不在话下,而且社区医院还可以提供及时、到位的服务,但是很多市民对社区医院的印象还没有更新。
家住江东区王隘新村19幢的潘雅凤就有这样的“老观念”,尽管小区门口就是社区医院,但她宁愿赶远路上大医院看病。她说:“虽然我没去调查过社区医院到底好不好,但心理上总觉得社区医院跟原来的卫生院差不多,对医生的技术不放心。”
社区医院该怎么吸引百姓?宁波天一论坛上,一位网名叫“秦皓月”的网友认为:“社区医院应该明确定位在看小病上,并且提供更加方便、贴心的服务。因为,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是无限的,而医疗服务的能力却有限,只有很好地把医疗服务进行分层,才能让大家选择到适合实际情况的就医环境。”
“社区医院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途径,但有许多做法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海曙区卫生局局长林兵说。明年,海曙区将把社区卫生服务的标准化作为重点,把有能力的医务人员配备到一线去,推出更多温馨周到的服务,同时,社区医院也希望政府多点支持,群众多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