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产品战略推进委员会对91类产品进行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及表彰会上,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然而,在这块华丽的“烫金奖匾”背后,是沉重的环保代价:这家公司长期向长江及周边排放废水、废气,当地群众苦不堪言,水稻减产,疾病频发。
周边环境遭殃,污染屡禁不止
与长江一堤之隔的楚源公司创建于1983年,原为石首市化学试剂厂,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拥有11家子公司,总资产近20亿元,每年活性染料的生产能力达5万吨,有萘系、苯系、杂环系等系列产品50余种。
记者在长江岸边楚源公司的排污口看到,一根塑料排污管道伸到江中,黑红色的液体翻卷着涌向江面。到了傍晚,楚源公司厂区内灯火通明,20多根烟囱冒出浓浓的黑烟。
湖北省环保局监察总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楚源公司的排污是个老大难问题,处罚过多次。他说,楚源公司每天排出废水1万多吨,其中每日产生的200吨高浓度H酸水,也随同废水一起排出。经抽查发现,高浓度H酸废水中的COD指标超标230倍,给长江生态环境和周边群众饮水安全带来很大威胁。
群众深受其害,患病人数增多
紧邻楚源公司的张城垸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700多人,95%是农村户口。社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张木春告诉记者,张城垸曾经是长江边上碧水蓝天、粮草肥美的村落。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楚源化工厂在此落户后,张城垸的环境一年不如一年,如今这里水质恶化,蓝天看不见了,患癌症的居民越来越多。
张木春说,楚源化工厂建设之后,患有癌症的人数增多。另外,患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的村民也逐年增多。
张城垸社区居委会居民熊中平告诉记者,随着楚源公司的不断扩建,生产车间离农户越来越近,最近的不足100米。由于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工厂周边的树木枝枯叶落,庄稼像被火烧过一样。
熊中平反映说,楚源公司排出的废水,流到田间地头,牛喝了也拉稀。
2005年,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曾抽取化工厂周边29个水稻样本检验,其中一个是对照样本。其结果显示:9个样本受重度污染,10个受中度污染,9个受轻度污染;2个样本减产10%,13个样本减产20%至50%,13个样本减产70%至80%。
张城垸小学与楚源公司仅一路之隔,有200多名在校生。一名六年级学生告诉记者,学校经常笼罩在浓浓烟雾之中,有时只好捂着嘴巴上课,不少同学患有呼吸道疾病。该校领导反映,今年已有30多名学生转学。
中国名牌蒙羞
记者在楚源公司采访,恰巧碰到该公司举办“楚源牌”活性染料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的庆典,厂区内彩球飘飘,一派喜庆景象。可是不久前湖北省环保局、省监察厅联合公布的全省7家环境污染严重企业名单,楚源公司赫然名列其中。
张城垸居民说,楚源公司长期污染周边水体和土壤,给居民健康带来很大威胁,但该公司却获得“中国名牌”称号,这让我们心里很痛。
国家环保总局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水保处负责人指出,地方保护主义和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是楚源化工厂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目前,长江干流总体水质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
要弄清这笔账并不复杂
以污染环境包括损害人的健康为代价获得“金牌”,究竟是荣誉还是羞辱?“楚源”自身的收益与其对社会的损害,两者权衡,很可能入不敷出。
这是一个环保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是一个发展观问题。
如果当地政府和部门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落实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约束性指标,就不会放任湖北楚源精细化工集团公司每天向长江排放废水1万多吨。
其实,这是一笔并不复杂的账:以牺牲环境和人的健康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既不合算,也难以维系。问题在于很多企业与地方领导心中却是一笔糊涂账,只看到财源滚滚,而看不到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严重透支。不言而喻,楚源集团公司获得中国名牌这样的“金字招牌”,无论对社会还是对“楚源”自身,是祸不是福。
(本报综合新华社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