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2版:本省要闻
3  4  
PDF 版
· 慈溪建设农民集居区一举两得
· 我省对“十一五”
规划进行微调
· 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
· 像抓重点工程一样抓信访突出问题
· 看看院士
的足迹
· 省农博会昨在杭闭幕
· 把你遭遇的“市场陷阱”说出来
· 殷顺民获全国
民政系统“孺子牛”奖
· 公 告
· 冷空气来了
· 深化“三级联创”“先锋工程”活动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民搬进小区 土地退宅还耕
慈溪建设农民集居区一举两得
  本报讯 (记者 张品方 慈溪市报道组 赵科)就要搬进村里统一规划的农家住宅小区,慈溪市掌起镇陈家村村民张国营这几天心情特别好。陈家村今年开展“村民集居区”建设,先对相对偏远、村民居住分散的杨巷自然村进行整体拆迁,使46.5亩旧宅地全部还耕,然后在村中心位置建造了一个占地20亩的新村,并对新村中位置相对较好的宅基地进行公开竞价择位,从而获得了集居区建设所需的1000多万元资金。

  土地和资金是新农村建设的两大难题。慈溪通过“村民集居区”建设,退宅还耕,既获得了村庄改造的土地启动指标,又盘活了土地资产。该市规定,对土地整理及退宅还耕获取的折抵指标,按照“谁产生、谁得益”的原则,村里可获得一定比例用于土地经营,收益用于农民拆房补贴和其他公益事业。至今,全市已有30多个村利用宅基地整治推进“村民集居区”建设,经退宅还耕后,新增耕地近千亩,解决启动资金5000多万元,出现了一批规划统一、设施现代的农村住宅小区。

  庵东镇华兴村3年前还是市级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公益事业落后。去年,村里通过宅基地整治获得60多亩土地,利用所获得的折抵指标,建起了村农贸市场和小商品市场,获得600多万元资金。村里利用这些资金,为农民规划建造了生活设施齐全、有物业管理的“村民集居区”和村文化宫。

  宅基地整治和“村民集居区”的推进,改变了农民的居住环境。笔者在采访中看到,越来越多的农民已生活在流水潺潺、草木葱茏的新村里。目前,全市新一轮农民多层集中住宅建设正在兴起,已有12个镇(街道)15个点的多层住宅完成了规划报批。三北镇施公山村还将筹建农民小高层, 6幢11层楼的小高层设计方案正在向村民公示。村党支部书记范立威说,房子建好后,全村一半村民可搬到这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