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老汤”纪事:今天我们怎样做农民
· 还在开着车,汤良川却执意让我先把他包里的那本“云和师傅”的证书拿出来。我知道,这是汤良川选择在这里当农民的最大资本。
· “教会了一个地方的农民技术,可以换一个地方再开发、再赚钱。中国西部有这么多农村,钱是赚不完的。”云和农民的笑容里,是一脸的豁达。
· 老汤的房间很简单,一张木头床,一台熊猫电视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在其中特别醒目。老汤说,要用它了解外面的世界。
按照汤良川的理论,“赚农民的钱发财不算本事,要赚就赚外国人的钱”。
· “我们一定要和林业部门签这么一份合同,有了政策保证才能保证黑木耳种植材料的供应。”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敢和政府官员面对面讨价还价的农民。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老汤”纪事:今天我们怎样做农民
本报记者 余华
  汤良川,一个来自浙江云和的51岁农民。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是这个云和农民给我的他所在的地址。四川地图上,元坝区的圆点标在成都东北方向280公里处。那里的人都习惯叫他“老汤”。

  杭州到成都,三个半小时的飞机;然后是成都到有“川北门户”之称的广元市,三个半小时的高速大巴;再爬上开往元坝区的小巴士。一路上,道路两边的地形逐渐由平原变为高低起伏的山峦,最后整个儿陷在群山之中。

  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后,巴士终于在元坝区汽车站松了口气。这个拥有23万人口的省级贫困区县,至今尚没有一家旅店。

  出站口,一个50多岁的男子拎着手机,正向这边伸着脖子张望,旁边停着一辆挂着浙江牌照的皮卡车。“是汤良川师傅吧?”这个汉子腼腆地笑笑,对我说:“上车吧,我的种植基地在山里,还有20分钟的路。”

  对这位浙江农民的采访,就从这段蜿蜒的山路开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