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媒体点击
3  4  
PDF 版
· 珠海女雇主虐待保姆案宣判
· 天台一女职工打“身高”官司
· 物归原主
· 我国未成年人网民
已达1830万人
· 武汉将农民工纳入职工重大疾病互助
· 孙洪林同志逝世
· 漫步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 掬捧最后一缕晚霞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在五保老人生命的尽头,浦江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精心护理,倾情关爱,送好人生的最后一程——
掬捧最后一缕晚霞
本报记者 胡 振 浦江县报道组 盛 锋
  11月14日,第200床的五保老人潘文林走了。与其他肝癌晚期病人不同的是,他的遗容不见病痛留下的扭曲,却定格于宽慰的欢笑。他是哑巴,临终前全靠护理员日夜照料,连一句感激的话也说不出,只是向非亲非故的“儿女”翘起大拇指,笑着告别人生。

  2004年12月,浦江县五保集中供养中心接纳了全县400多名独居乡村的五保老人。“这些孤寡老人本来就体弱多病,来到我们这所‘特大型敬老院’安度晚年,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却无法回避死亡这个‘句号’。潘文林就是两年来第55个离开人世的老人。”中心主任骆俊平告诉记者:如何免除疾病给濒死者带来的痛苦,如何缓解弥留间的恐惧心理,就是集中供养中心“临终关怀”的全部意义。

  在供养中心,23个护理员日夜服侍400多个老人,定期有体检,平时看病就在医务室。如果突发重病或旧病发作,就送县城医院抢救治疗。住院期间,中心派出护理员守候照料,陪聊家常,喂水喂饭,洗脸擦身,把屎把尿。可这全是护理员的义务奉献。因为,护理员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值班两天两夜下来才轮休一天,一年到头“连轴转”。她们到医院护理,就是把这个休息日顶上了。有些老人自知快不行了,又心疼护理员日夜受累,硬要离开医院,想回“大家庭”里舒坦地度完屈指可数的日子。护理班长黄小红原先当过宾馆总台领班,在同是服侍他人的工作中,体会到爱怜老人的生活价值:“临终的老人生命如丝,怎么忍心一个闪失而碰断它呢!”

  五丰村的五保老人傅锦屏,流浪异乡乞讨,直到今年5月在磐安山区被人找到,才被送回供养中心。此刻,他已经病入膏肓。骆俊平很快把他送进医院,关照不能透露病情,多一些体贴。老人一生孤寂漂泊,感受着前所未有的温暖。他想吃馄饨,就连忙到街上去买;他想吃苹果,就一片片削给他吃。他舍不得走,临终时非要见上骆主任才能安心,咿咿呀呀地说着,意思只有一个:千恩万谢。骆俊平跟他说:“你的‘儿孙’都在这里陪着你,你放心吧!”过后不久,老人就吐出最后一口气……

  五保老人的后事安排,在肃穆却平静的气氛里进行,看不见烟雾缭绕的排场,也听不到呼天嚎地的哭丧。负责生前照料的护理员,最后给老人的遗体擦拭清爽,换上干净的衣裤鞋袜。遗体告别时,按当地的风俗要穿5件衣裳,露有“五领”,寄予“儿女”的孝道。然后,他们如数清点整理所有的遗物,尚有亲属的转交其亲属,或者移送原住村村委会。今年7月29日,安山村郑金财溘然去世,护理员应美芳在清洗老人换下的衣服时,幸亏心细,发现襟口缝有暗袋,拆开一看,手绢包里还有3张银行存折。她没等看清存款数额,就交给了中心管理员。原来,老人以前在工厂当门卫,积攒了两万多元以备防老。可是他进入集中供养后,衣食住行都不用开销,就把这笔存单藏了起来。事后,中心领导召集郑老伯的兄弟和镇村干部一起商量,最后谈妥把这笔钱留给郑家80多岁的老母亲。

  临终关怀,本为逝者送好最后的一程,但在供养中心竟有起死回生的奇迹,因精心照料而拯救了濒危生命。72岁的钟文斌突发脑溢血,摔倒在地,动了一场大手术,脑袋前后凿了3个洞,此后一直昏迷不醒,医院料定这个无儿无女的病人凶多吉少。可中心派来的护理员依然日夜服侍在病房,天天擦身,按摩关节,甚至用手指抠出梗塞的大便。住院半个多月后,返回中心的护理更是无微不至,终于使钟老伯转危为安。记者在供养中心的宿舍里,看见他正乐悠悠地喝着啤酒。现在他身板很硬,帮着种菜,有时还上街逛逛。记者问他是否还记得犯病时的情景,他说:“我昏过去了,哪记得怎么服侍我?可谁、谁、谁服侍过我,我死也记牢她们的!”

  据了解,供养中心正在多方联系,将在公墓区辟出五保老人的墓地,安放目前尚寄存在殡仪馆的部分骨灰盒,使得在每年的清明节,护理员将集体扫墓祭奠。这样,这些孤寡老人,晚年有“儿女”照料,死后也有“儿女”牵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