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义乌经营户打赢跨国域名官司
· 民企中的“洋打工”
· 我国股市投资者
信心逐步回升
· 精密合金、中油龙昌
两股票将退市
· 日本:建设循环型社会
· 宁波江东工商分局
实行消费维权“合议制”
· 海盐:转基因棉花
带来好收成
· 磐安企业主争学外语
· 诚心就是“炼金术”
· 购买电子客票需谨慎
· “土花”为啥没有“洋花”香
· “问题鸭蛋”与“守土有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诚心就是“炼金术”
本报记者 刘刚 张品方 通讯员 龚宁
  

  在非洲进行资源开发,诚心就是“炼金术”。我们不仅要唤醒当地沉睡的资源,更要用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眼光进行开发,尽可能做长产业链,发挥资源的最大价值,为非洲人民创造最大福利。

  ——苏一清

  

  “如果不是三年前的一次偶然,可能到现在我都不会去刚果。”说这话时,苏一清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对人生的感悟。

  苏一清是位于余姚的宁波兴隆车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些年来,虽然车业一直做得相当兴隆,但是让这位温和儒雅的余姚人声名鹊起的,却始自三年前他的一次非洲之旅。

  那是2003年的下半年。从一位朋友的介绍中,苏一清了解到,被称为“非洲心脏”的刚果,有着丰富的铜、钴、铁等矿产资源,而且矿石品位普遍较高。相隔万水千山的刚果竟有这么多“宝贝”,苏一清的眼睛立刻为之一亮。

  说做就做。有着浙商当机立断风格的苏一清,很快就办好了相关手续,带着两个助手,来到了刚果的卢本巴西省,这里是刚果矿产资源的主产区。

  考察结果让苏一清感到满意。在当地一位矿主的带领下,苏一清亲眼看到了刚果传说中的丰富矿藏,“当时主要看的是铜矿,很多是露天矿,开采成本低,矿石品位高。”

  资源没有问题,“入乡还要随俗”。在仔细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政策法规等后,苏一清做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重大决定:在刚果设立贸易办事处,从事铜矿石贸易。

  在刚果购买铜矿石,通过国际联运的方式,经陆路运至南非,再由海运到国内。这样的贸易方式,从2004年年初开始,苏一清做了1年多。而在此期间,国内市场的铜价从2万元/吨,扶摇直上涨到近4万元/吨。

  在非洲“第一桶金”的收获超出了预期,但是,短暂喜悦之后,苏一清却变得异常冷静。“简单做矿石出口,不是吃资源饭的最佳途径,对刚果当地的贡献也有限,要让初级产品具有更高的附加值。”苏一清开始思考新的发展模式。

  思考的结果是另一次投资决策。经过一番谈判后,2005年下半年,苏一清与刚果当地一家大型矿产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在刚果建立一家雇员达100多人的铜、钴合金冶炼厂。“按照以前的做法,品位低于8%的矿石出口就无利可图,冶炼之后,1%品位的矿石通过冶炼成铜钴合金,仍然可以做,价值反而提高了。”

  更让苏一清开心的是,他建的这个冶炼厂,采用的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冶炼工艺。“在刚果矿区,由于很多矿厂都以出口初级矿石为主,采用的是简单的‘水洗’的处理办法,对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我们的冶炼厂采用的是‘火法冶炼’,用电炉进行冶炼,不需要用水。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刚果丰富的水电资源,又不影响当地环境。”苏一清“得意”地说。

  走对了路,才能越走越顺利。今年,已经在刚果矿产业中颇具知名度的苏一清,又做出了一个让业内人士为之侧目的大手笔:投资2亿多元,建设一个年产7万吨的硫酸厂,建成后,苏一清在刚果的冶炼厂,就将采用更加先进的“湿法”冶炼工艺,炼出附加值更高的铜、钴金属。

  “届时,年产值可达1.5亿美元,为当地创造500个左右的就业机会,税收贡献更不用说了。”苏一清充满憧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