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新闻周刊·社会
3  4  
PDF 版
·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
· 倒一杯水中的学问
· 学方言比学英语重要
· 朱雅仙:向职业化过渡
· 孙秀琴:爱心为本
· 准备张开翅膀的“天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11月1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实践经验不可少——
学方言比学英语重要
  初次联系路洋龙表示采访意图时,她有些推托,她觉得自己虽然是科班出身,但离真正的社工生活还有距离。

  被分到灯芯巷社区的吕佳佳笑着说了这样一件事:重阳节前夕,社区里要给各个居民楼内的老人发放一些面、蛋、糖之类的慰问品,因为社区主任有事儿走不开,叮嘱了办公室里另外一位年纪大的同事带她去,结果那天这位同事也临时有事情过不来,她就自己拎着东西上门逐户发了。回来后,就为这事,社区主任对她是表扬了又表扬。吕佳佳说,她自己觉得这点事实在没什么,可在社区主任那里,就算她是四年社工专业读出头,能单独去发点东西也是很“了不起”的事。

  戒坛寺巷社区的周主任对笔者说,高校毕业的社工专业学生,进入工作角色是比一般人要快,但她还是觉得,具体的社区工作更需要三四十岁左右、有经验的人。她解释说,他们不是新型社区,老城区的人员构成复杂,面对的毕竟是婆婆妈妈、鸡毛蒜皮的琐事,而大学生与人打交道和社会的经验都欠缺,居民又比较信任年纪大的,即便是专业学生,刚来也很难做好工作。所以,她还是尽量安排他们做做跟电脑有关的文稿和图片处理工作。

  路洋龙记得,有一次,她跟同事到灯芯巷社区办事,路过一幢居民楼时,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抓住她的手反映,前些天下雨,弄得她家门口积水,路洋龙说她当时除了回去把这事告知有经验的同事以外,几乎想不到任何解决的办法。而且,几个女生都是外地人,不会说杭州话也成了她们跟居民交流的一大障碍。她们都说,现在要好好学学杭州话了,否则跟人沟通都成问题。没想到对社工专业来讲,学方言可能比英语都重要。

  如何缩短生活与校园的距离,这些新的“社工们”从前辈身上学习到很多。路洋龙说了这样一件事,去年下半年,天水街道灯芯巷社区要在居民楼周围统一安装一批变电箱,最初遭到部分居民的强烈反对,这些居民担心变电箱会产生辐射。这时,另外一批居民站了出来,主动为推行这项工作的社区主任朱雅仙说话,因为朱雅仙为人他们都是清楚的,他们相信她会为居民考虑,因此,主动上门帮她做起了其他居民的思想工作。在居民给居民做工作的同时,朱雅仙也找到了相关部门,科学鉴定变电箱的辐射性,并把鉴定结果张贴出来公示,最终说服并做通了大家的工作。路洋龙认为,这样的群众基础与号召力,正是在实践中跌摸滚打的老社工人员特有的,而如今,她们也越来越擅长科学的工作方式,这些都是自己需要学习的,毕竟,社会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而不是只强调理论知识就可以的。

  社会经验的积累,这对目前高校的社工专业人才来讲,是最难的一环。据介绍,目前高校社工专业的社会实践主要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来进行,无论是时间或深度都有欠缺。工商大学的张敏杰教授介绍说,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毕业,必须完成300小时以上的社会工作实务训练,这点,国内的社工专业目前还做不到,因为面临着工作岗位提供、经费开支等困难,需要社会的支持才能开展。

  更重要的是,社工,作为一种特殊职业,需要通过在与社会人打交道的经历中积累提高,没有速成的途径。除了新进学生的培养外,对现有富有经验的社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也很重要。这些富有经验的“老”社工人员,是我们已经拥有的巨大“财富”。他(她)们丰厚的社会经验,一旦与相关理论相结合,将会产生出巨大的社会能量。

  目前,国内部分大城市已开始建立社工职业资格制度,把社工分为三个级别,即社工师助理、社工师、高级社工师。就是想通过考试学习,把这些资源都带活。通过考试,所有的在职社工人员与有意从事社工工作的人,只要符合相关条件的,都可以获得社工职业资格,可以优先上岗。据浙江工商大学的马良博士介绍,明年我省可能正式推出社工职业资格考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