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长征”创意实践活动集中竞赛阶段结束了。
3个月来,长征,这个伟大而撼人心怀的名字,伴随着我们走过一个炎炎的夏日。
我们一起纪念长征,以各具特色的创意;
我们一起感悟长征,根据各自的阅历、职业;
我们一起传承长征精神,立足于自己的岗位和人生追求。
在学校、在工厂、在农村、在公司、在连队,基层创意实践方案达5389个,浙江全省有150万团员青年通过各种各样的纪念活动把方案付诸实践,还有上百万团员青年通过收看报网互动论坛直播、网上投票、跟帖留言等方式间接参与创意实践活动,更有上千万人次受到这一活动的辐射……这是一股希望了解长征、认同长征精神、与时俱进弘扬长征精神的青春热潮。
穿越时空隧道,21世纪的年轻人以青春的创意,走近长征,聆听、感悟70年前历史的回响。
这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这是丰碑与心灵的交流。
(一)
有一种回忆是震撼。
70年前的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中国西北角会师。寒风中,胜利的红旗像火焰一样飘扬,宣告着中国革命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这支头戴八角红星帽、脚穿草鞋,被鲁迅先生称为“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希望”的队伍,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意志,冲破国民党重兵的围追堵截,汇成一股势不可当的铁流,在中国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歌。
斯诺曾说过,“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是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为此他怀揣着80多个问号,走进延安的窑洞,破解心中的困惑。
岁月流逝,70年前的长征路如今沧海桑田,但长征精神却光芒依旧,吸引着年轻一代去追寻和思考。
从学生到军人,从工人到农民到知识分子,通过创意实践活动,对长征有了更为深切的感悟和理解。
他们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是二十世纪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壮丽史诗;
他们说,长征是一次艰难困苦的漫漫征途,但长征更是一次人类精神和意志的伟大远征;
他们说,长征是一个传之久远的“东方神话”、一条绵延的精神矿脉,一座为全世界景仰的“珠穆朗玛”;
他们说,70年前惊心动魄的转战、突围,最终为中国革命打开一片新天地,这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主义的激情、英雄主义的气概、集体主义的精神和乐观主义的情怀;(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他们说,当我们一次次接近长征精神的精髓,当我们不再把长征当成是一种过程,当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创意,提升自己世界观的高度和人生观的厚度,纪念长征就不会只是一种形式。
(二)
有一种感动是创意。
青年,是思维活跃的群体。青年人爱独立思考,认同交流讨论中产生的共识。激发青年的想象力,让千百万的青年人自主设计富有创意的方案,自主地回望长征、感悟长征,是主办方的唯一选择。
这是一个创意的时代。有创意,才会让个性驰骋。
这是一个体验的时代。有体验,才会让激情迸发。
“图书漂流·让长征走向世界”——上千册捐赠的图书正带着体温从义乌小商品城漂向长征沿途的乡村;
“吾手绘吾心”长征涂鸦大赛——时尚的元素、新颖的创意表达着年轻人对长征精神个性化的诠释;
“两万五千里治安巡逻”——一个村的团员和民兵过竹林、走田埂、穿农庄,于夜巡中体验长征;
……
三个月的时间里,青年学生、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知识分子,在体验中了解长征历史、领悟长征精神。
面对一个个创意实践活动方案,我们仿佛触摸到了年轻的心跳。这是被长征感动的跳动,这是对长征向往的跳动,这是把长征作为今后学习工作生活取之不竭的动力的跳动。
(三)
有一种纪念是传承。
长征铸就了一座巍巍丰碑。长征值得我们感动,长征值得我们纪念。许多青年在网上留下了肺腑之言:对于长征,最好的纪念就是传承。
今天,我们正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更为艰辛的“新长征”——建设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实现国富民强。而这又是多么需要我们发扬长征精神哦!
当年的长征,其实是由一群年轻人完成的壮举。平均年龄只有十几岁的战士、二十出头的师、团首长和一批三十上下的红军领袖。年轻的肩膀,肩负着历史的重任。今天何尝不是这样!
今天的幸福,来自昨天的奋斗。
明天的辉煌,始于今天的开创。
长征精神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一种信念的坚持。纪念长征,就应当把长征精神时时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
当你把长征精神内化为立志成才报国的精神动力,当你把长征精神融入生活、学习、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不管你是工人、农民、学生,抑或是军人、公务员、知识分子,你都是一个令人敬佩的长征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70年前,红军用血肉之躯扛起了一个新中国。今天,通过对长征的纪念和传承,我们一定能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担当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