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省中部的义乌市,既不沿海也不靠边,改革开放初尚是几无工业基础的贫穷农业县,然而凭藉“兴商建市”发展战略的一以贯之,义乌市已成为我省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2005年,义乌市实现生产总值300亿元,财政总收入35亿元,金融机构存款金额586亿元。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12位,城市综合竞争力跃居我省县级市首位,被誉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典范。
全球最大专业市场商机无限
义乌市场创办于1982年,20多年间,义乌市场经历了五次搬迁,八次扩建,其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据统计,目前义乌每天客流量20多万人次,商品流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果把历年驶出小商品城的卡车排成队,可绕地球一圈;这里的市场拥有58000个摊位,40多万种商品,如果你在每个商位停留3分钟,按每天8小时计算,需要一年才能走个遍。2005年,全市实现商品市场成交额389亿元,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达289亿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誉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专业市场。
市场恰似能量充沛的电极,衍生出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带动了义乌制造业、服务业和会展业的齐头齐进。义乌有2万多家制造企业,其中有1700家袜厂、400多家拉链厂、2000多家饰品厂。义乌有650家宾馆,能容纳4.5万客人,每天有1万名外国客商在此流动,世界各国口味的餐馆星罗棋布。在义乌举办的会展一年有80多个,其中,一年一度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成功地举办了11届,2005年成交额为81亿元,外商与会1.4万人,成为继广交会和华交会之后我国第三大出口商品展会。
新颖大气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二期相连,建筑绵延长达2.5公里,步入宽敞现代的商城内,工艺品、饰品、玩具、文具等商品分区展示,一眼望不到头。义乌的小商品,六成的销售额来自外销,产品出口到212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在大幅提升;外商直接采购的比重一路上升,直接出口量比转口贸易量高出30个百分点。
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义乌,日出口集装箱达1500个标准柜,最高达到2500个。义乌本土2.5万家企业,就有1.5万家做外贸。义乌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日用品出口基地、最大的内陆海关和首个可直接办理外国人签证和居留许可的县级市。境外企业经登记批准在义乌设立的办事处或代表处有800多家,银行开设账户9000多个。韩国客商文日成发出感叹:“我走过世界许多地方,义乌是我见过的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我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像我这样的外国人慕名来到义乌做生意。将来的义乌,肯定会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谁先发现义乌,谁就能成为富翁。”一个东欧小伙子逢人便说:“我到义乌才两年,现在也是个‘小富翁’了。”
创新有为该出手时就出手
在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被看成是无形之手,而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与干预被称为有形之手,一般地认为,政府应减少对市场的干预,现代经济的发展更多应依靠市场这一无形之手的作用。回首义乌经济的发展历程,政府有形之手起着关键作用,此现象已经引起国内外经济学家的浓厚研究兴趣。
当年为了顺应群众发展小商品贸易的强烈要求,义乌县委、县政府推出了“政治上鼓励、资金上照顾、技术上指导、税收上优惠、法律上保护”的扶持政策。蕴藏在义乌人身上的巨大市场潜能就此迸发出来。
1984年,义乌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明确提出“兴商建县”战略,把市场摆在义乌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地位。这一发展战略在此后的20多年从未动摇,义乌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不懈地把商贸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批发市场由地方政府出资建设,经营市场的利润所得都投入到市场的再建设、再开发,形成了滚动发展、良性循环。义乌的市场经过多次扩建后,一步步从一个区域专业市场发展为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
在市场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义乌开始实施“以商促工”、“贸工联动”战略,引导商业资本向工业扩展,构建了与专业市场紧密联动的工业产业体系。如今,义乌拥有占全国50%的拉链产量;超过30亿元的工艺品年产值;还有占世界生产总量40%的电子钟表,占全国70%的饰品、占全国50%的胶带,国内最大的清洁球、织带、易拉罐生产企业……“小商品、大产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格局,为市场的进一步繁荣提供了强大支撑。
如果说1982年到1995年之间,义乌市场的发展属于市场推动型,那么1995年开始,义乌市场的发展进入了工业推动型。据介绍,2.5万多家工业企业、20多个特色优势产业,使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有了坚实的产业支撑,由一个纯中介市场变成了产地市场。本地生产作为源源不断的上游活水,成为支持低成本竞争的重要因素。
20世纪90年代末,决定国际商贸城一期上马的时候,正逢对于小商品市场这种业态的争论达到高潮。义乌市委、市政府在全国许多地方考察后,得出结论:义乌小商品城要提升档次,加速转型,加大创新力度。这种认识在1999年市委所发《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的若干政策意见》的文件得到清晰的表述:“商品市场仍将是我市商品流通的一种主要组织形式,存在着持久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义乌市场没有满足于先行一步的优势,而是在不断寻求差异化竞争:当集贸市场在全国各地普及时,他们转换到了划行归市的批发市场;当区域性的批发市场遍地开花时,他们的市场开始探求国际化、信息化的经营之道,交易方式和功能悄然发生变化。
目前,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正在由一个商品交易中心向商品展示、产品研发、价格形成、国际贸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性商贸中心转型,在更高的意义上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和源头。就市场功能而言,正在从“卖商品”向“卖信息”与“卖商品”并重转型;就市场特征而言,正在从为商家销售商品向为厂家销售“影响力”与商家销售商品并重转型;就市场性质而言,正在从商品交易场所向商品配送中心与交易场所并重转型;就市场服务而言,正在从大众化向个性化与大众化并重转型。
商业文明夯实永续繁荣根基
毋庸讳言,义乌通过商业建市,以商业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扩展了商业化,进而工贸联合催生了城乡一体化,并迈向国际化市场和国际性城市,义乌的繁荣有目共睹。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义乌要想获得永续发展必须大力构建商业文明,对此,义乌市有着清醒的认识和成功的探索。
商业文明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优越的商业交易环境、诚信的经营主体、丰富的商业文化积累、科学的商业交易监管方法、公平的商业道德评判杠杆、有效便捷的维权体系等等。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有一个全国首创的品牌数据库。只要在工商总局登记过的经营者和商标注册等信息,都被纳入系统。从电脑上可以查询到各品牌的经销商位置和相关信息,还可以将市场上经销的商品与品牌库进行比对,甄别真伪;如果有谁发现自己的商标在义乌市场上被侵权了,马上就能查出这个被侵权的商位在什么地方。
现在,义乌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已经被各地视为经验。比如组织名牌产品联合会;比如重奖举报人。更重要的是“打扶并重”,积极引导企业和市场经营户“走正道、售正货、树正牌”。通过推进品牌建设,实施引牌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多管齐下”,品牌和质量意识在义乌市场中生根。“现在的义乌市场基本上是‘非品牌莫入’,市场内经营的省级和省级以上的著名商标就有4000多个。”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作为国际性的商贸场所,义乌的市场是一张名片。
为了提高经营者的素质,义乌这几年办起了个体工商户培训学校,利用晚上时间免费传授外语、外贸知识、法律知识等。每一期都有四五十个班同时开课,已经培训了2.6万人。
商城里建立起一套信用评价体系,收集了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守信、失信信息并且“打分”。基本分60分,资助社会、获得各项荣誉等,加分;偷漏税款、遭到投诉等,减分。这个信用记录也可以从触摸屏电脑上查到。
在更深层次的文化领域,刚正勇为、敢闯敢冒,勤耕苦学、精思巧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文化特质则是义乌崛起和持续发展的底蕴所在。
义乌历来人文荟萃,自唐至清,有文科进士182人,在当代,义乌籍的教授、副教授有5000多人。从铁骨铮铮的骆宾王到首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正气凛然的冯雪峰和吴晗,义乌人实事求是、刚正不阿、追求真理的精神昭然若揭,这种精神表现在商业文化上就是敢冒风险,勇往直前。袜子大王翁荣金、拉链大王陶海弟、彩妆大王虞劲松、办市场能手余汉平、施仲谋等等,他们敢冒风险、勇往直前的事迹可歌可泣。饰品大王周晓光、森山铁皮石斛创始人俞巧仙等是勤耕苦学,精思巧为的代表。周晓光每年用于学习培训的费用占到利润的12%,俞巧仙组织攻关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技术,这被称为医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每当夜幕降临,忙碌一天的义乌人便会涌入各类学校,学英语、学电脑、学外贸、学文秘、学管理。早年鸡毛换糖走四方的经历使得义乌人具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品质。在义乌街头发生外地人与当地人冲突,义乌人往往不会帮当地人,反而会帮外地人讲几句。68万人的义乌,吸纳常住外地人有80多万。
今年6月初,义乌全市上下开展了新时期“义乌精神”大讨论活动,意在进一步解放思想,让所有义乌人懂得只有“商业文明”才能繁荣持久,只有“商业文明”才能保持领先,只有“商业文明”才能融入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