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老人轻轻吟唱起了《长征组歌》熟悉的旋律。1964年肖华到杭州疗养,回忆起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经常夜不能寐。为了创作《长征组歌》,将军在西子湖畔的一幢小楼里,不知熬了多少个不眠之夜。“肖华参加长征时才十八岁,我还比他大一岁呢!”
在老人的记忆中,长征路上一路行军一路高歌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行军的路走得长了,部队前进缓慢的时候,团政治处组织的“宣传站”就活跃起来。他们在路旁摆了开水,在树杆和石壁上贴上标语口号,有的唱歌,有的说快板,有的说故事……长征途中,为了鼓舞官兵们的斗志,部队还时常教唱歌曲,大家放开嗓子唱上一段军歌,士气立马高涨起来。“那时候行军作战频繁,生活艰苦,但战士们都很活跃,大伙文化虽低但教唱一首新歌很快就学会了。”
戎马一生,钟老有个记日记的习惯。部队到达陕北后不久,他和团部宣传干事一起创作了一首《长征胜利歌》:“中央红军胜利反攻,出发自江西,十二月长征,行尽险山和恶水,战胜白军与团匪,冲破了重围,踏遍了十一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大小五百余仗,打垮敌人。英勇的红军英雄,深入到陕北苏区,胜利向前进!”老人凭借记忆,这些铿锵的字句脱口而出。
与周围的战友们相比,钟有煌因为在红军卫生学校读过两年书,当时在部队里可算得上是个“知识分子”了。打开日记,老人还给我们朗读了他在长征路上写下的另外两首歌词。
从江西中央苏区到陕北革命根据地,钟有煌一路走来,趁着战斗间隙,伴着昏黄的马灯,他已记不清写下了多少段歌词。老人告诉记者,现今在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儿孙团聚一起,钟老还时常教他们学唱红军时代的歌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