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大庆开钻 全球第一口陆相白垩纪科学钻井
· 科学: 认识气候的力量
· 洞察白垩纪 这面反映气候变迁的“镜子”
· 深入地球2000米 探究1亿年前的气候变化秘密
· 探秘白垩纪:为气候变暖寻找答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1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深入地球2000米 探究1亿年前的气候变化秘密
  白垩纪是我国东部陆相生物群发生显著更替和剧变的时期,并由此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白垩纪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松辽盆地。

  在松辽盆地上,发育了完整的白垩纪沉积,可能保留着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的记录。因此,松辽盆地特别是大庆油田所在的区域,成为寻找白垩纪重大地质事件在陆相记录的理想地区,也成为科学家的攻关目标。

  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与温室气候变化”启动,科学家将在松辽盆地成千上万口钻井的基础上,实施第一口连续取芯2000米以上的科学钻井工程。我国科学家将在松辽盆地“打造”一架“入地望远镜”——“松科1号”科学钻井,通过连续采集岩芯,探究距今6500万年至1亿4千万年间的地球温室气候变化。

  王成善说:“我们将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钻井、测井等技术获取连续岩芯、液气态样品及原位测量数据。通过厘米级样品的取样和分析,将传统地质学百万年的时间分辨率提高到万年尺度,从而建立包括古生物、沉积相、古地磁、有机地化、旋回地层和地微生物等十大剖面系列。同时,建立在全球范围内可对比的、高分辨率的陆相白垩系剖面,解决白垩纪海陆相地层精确对比的世界性难题。”

  科学家要通过这架“望远镜”研究陆地和海洋环境对同一事件的响应机制,重溯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的过程及成因,探究陆相烃源岩大规模形成、陆地生物群更替、温室气候状态下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之间的正、负反馈关系和机制等科学问题,为人类预测未来全球长时间尺度气候变化趋势提供科学依据。

  “与大陆、大洋钻探不同,松辽盆地的岩芯有软有硬,对钻探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成善介绍说。松辽盆地岩层较软,在这样的地质条件下打钻难度相对小些,但是取芯的难度非常大,要求连续取芯是因为地质事件在岩芯中的记录是很细微的。

  “我们看到的每1厘米地层面貌,都有可能代表当时一个大的时间段的演变,为了确保最大限度地完整再现白垩纪,实现科学研究的目标,要求在钻井过程中做到无污染、不破碎、连续取芯,取芯率要求达到98%以上。”

  “只有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地球系统的历史,才有可能更正确地预测未来,”王成善说。据介绍,鉴于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而严峻的科学问题,美、德、加、日等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将与我国科学家合作,共同开展钻孔岩芯的研究工作。

  (本报综合《光明日报》、《国土资源报》、《大庆晚报》等报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