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怎样的公共产品最需要政府投入?调查显示,排序第一的是社保,这是和社会发展情况比较吻合的。农村的社会保障等要素,被专家归纳为“制度化的软成本”。
在余杭调研的时候,吴红梅发现,在当地很多城镇的外来人口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她认为这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因为外地人口变化是动态的,所以在规划新农村,特别是规划基础设施时,就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她提出,现在很多地方污水处理厂、水厂建设,都考虑了当时的外来人口规模,但这批人的数目是不固定的,几年以后他们是不是还在这里,这就给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
对于农民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方便,吴红梅手上的调查结果显示,按照迫切程度排在第一位是文化、娱乐,第二位是出行,还有医疗、教育。这说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对于文化、教育这方面的需求是排在前列的。
在问到什么样的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投入时,排序第一的是社保,她认为这是跟社会发展情况比较吻合的。温铁军则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等要素,归纳为“制度化的软成本”。
省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朱家良研究员曾去过上文山村,他第一感觉是,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关键已经不在于建房子、造公园或修马路了,而是社会结构转换的问题。这个村庄毗邻城市,对面就是一家房产开发商建造的高档别墅区,传统意义上的农村风貌已经被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近城市化布局所替代。
李希荣也十分强调“城市带动”的作用。不仅指设施配套、功能上的延伸,也包括资源的共享。“城市的发展能够接纳农村人口的转移,增强承接能力”。现在,就有不少上文山村的村民到村对面的别墅区物业公司上班。村里还成立了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将综合大楼出租,使股民每年有分红。
“原来我们讲城乡两元结构,是指在传统农村的社会和城市之间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身份差异。”朱家良说,“实际上,现在城乡两元结构已经深入到城市。”
农民其实早已不是单一的农民。朱家良解剖了目前在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6种农民群体。他认为有3种农民是城市里的农民,第一种就是原来就在城市里的农民,第二是城中村农民,第三是流动农民,也就外来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另外3种是农村里的居民,第一种是农村里面的非农业人口,第二种是农村里的经营农户,第三种才是真正的农民。
“城市准备好了吗?”吴红梅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农民要涌到城市里来,可是城市不能给他们解决社保和教育问题,更不要说城市里的人自己还面临着能源紧张、水资源匮乏、交通拥堵、住宅紧缺等许多问题。
吴红梅觉得城市里的人也要反省一下自己,很多到农家乐去旅游的市民,走了以后可能留给农民的是一堆的垃圾。她说,“没有新市民也就没有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