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涟浩 方敏 记者 蒋勇) 废弃矿山如何既快又好地重披绿装?宁波市根据当地的水土状况和植物生长特点,采用爆破削坡、营造台阶,然后用本地乔、灌、藤、草优势品种进行复合种植的办法,让88座“癞头山”重披绿装。据悉,该市还将治理134座废弃矿山,这个“土处方”成为首选。
近年来,遍布青山绿水间的废弃矿山日益增多,这些千疮百孔的废弃矿点不仅有煞风景,而且对生态建设、水土流失也有较大影响。近年来,我省逐步限制和关闭小矿山,并开始对废弃矿山进行复绿工作。矿山复绿,也成为宁波市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刚开始时,各地尝试使用客土喷播技术,即在岩面上架网,先喷涂混有土壤、有机质、保水剂的材料,然后再喷含草籽的混合料。这个方法虽然见效快,但造价和养护成本太高,加上草籽品种单一且时常发生坍塌,令施工人员头疼。
施工人员走访当地一些老农时受到启发,即本地有好几种植物适合在贫瘠土地或岩石缝间生长。在林业专家的帮助下,一张“土处方”逐渐成型。此后,经多次试验认证和国内外专家跟踪监测认定,该方法与目前国际上公认最先进的客土喷播法相比,不仅省钱,绿化效果也更明显。
宁海县境内的所有废弃矿山大多数采用该方法治理。目前该县已治理废弃矿山32处,治理面积达到10万多平方米,废弃矿山整治率达到100%。同时,对废弃矿山治理坚持治理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变废为宝,西店、城关等地把废弃矿山整理成工业、农业的建设用地,既有效治理了废弃矿山,又有效缓解了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
截至去年底,宁波市已投入2600万元推广应用这项技术。据统计,通过平整矿山场地,全市可增加7000多亩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