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文化休闲
3  4  
PDF 版
· 《大敦煌》剧情梗概
· 敦煌学:范围广泛的“世界显学”
· 日本拍摄的电影《敦煌》
· 一位画家眼中的敦煌
· 大型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展现千年璀璨文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一位画家眼中的敦煌
■本报记者 刘一丁
  见到林海钟的时候,他刚从敦煌回到杭州,风尘仆仆,却满怀喜悦。我们的谈话是从电视剧《大敦煌》开始的,因为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敦煌的电视剧。关于《大敦煌》,林海钟已经听到了一些信息。他说:“近百年以来,敦煌的重大发现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电视剧讲的是敦煌藏宝、盗宝、护宝的故事,透射出历史的恢弘和中华民族的荣辱沧桑。”如今,敦煌学研究有了质的飞跃,“敦煌学”终于得以在故土上辉煌。但这种辉煌基本上还只是表现在学术圈内,甚至至今仍有许多国人不知敦煌的价值。因此,林海钟认为,电视剧《大敦煌》肯定会带来“敦煌热”,让普通百姓了解和热爱敦煌,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而骄傲。

  学者是用著作记录敦煌。行走敦煌,林海钟则希望用自己的画笔为人们描绘一个直观的圣地,并且传播传统文化的神韵。

  敦煌路上有缘人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省,东邻安西,南接阿克赛,西北接新疆,地处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带。敦煌于汉武帝元鼎六年最初立郡,是汉代河西四郡之一,历史上曾有“三危”、“瓜州”之称,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东段、中段各线交汇的枢纽。1986年,当敦煌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时候,林海钟正在中国美术学院就读。课余,他爱博览群书,最着迷有关敦煌的内容。姜亮夫、蒋礼鸿、常书鸿等学者名流的著作他看了许多。

  今年夏天,林海钟赴敦煌采风。那天,在从九泉前往敦煌的路上,狂风骤起,沙尘弥漫,天地一片昏暗。同行的人大惊失色,林海钟却平静如镜,他笑着说:“这是敦煌给我们的见面礼,艺术之神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展现一个亮丽的画卷。“果然,20分钟不到,风停天开,前方一片明亮,敦煌就在眼前。

  这一刻,林海钟诗兴大发,坐在车上通过拇指文学,往手机里输入一首即兴创作的五言诗:“古道通荒漠,飞驰乱石山;尘暴骤然起,恍惚入迷茫;昏沉天不明,沙鸣挡视线;萧萧风夹石,隆隆在轮震;忽然天开明,沙漠见戈壁;清明亮世界,紫光穿云霞;平地突现裂,泉涌峡谷出;此地万佛峡,千年藏密意;天女散花雨,谁是有缘人。”

  因为与敦煌有缘,林海钟在大学读书时就名声在外,令人刮目相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来自福建省的年轻学生林海钟即将完成自己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学业,他觉得应该做些什么。这时,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是敦煌的景象。那时,这位普通的大学生还没有去过敦煌,脑海中的景像来自平时的阅读积累。林海钟是从美术的角度研读敦煌的,但是,他的阅读涉及到敦煌的历史和敦煌学的范畴。那些生动的描述与枯燥的考据犹如飞天一般在他的“数据库”中翻腾、驰骋。有关那个遥远沙漠里的文字记载与影像留存,拨动着林海钟年轻的心弦。很快,他凭借史料和联想,创作了中国画《青绿山水》。

  林海钟说:敦煌给了自己生命的提升。一幅《青绿山水》被浙江省美术家协会推荐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引来了人们对一颗画坛新星的关注的目光。大学本科学习期间便获得如此殊荣,简直难以想像,但奇迹就发生在林海钟身上,为他今后的成长增添了动力。

  敦煌,是林海钟魂牵梦绕的圣地。他说:“这是我第二次去敦煌,是想宝、看宝、学宝,鉴定10多年自己的学习成果。”

  莫高窟里的“青绿山水”

  林海钟第一次踏上敦煌,是1989年毕业实习时的事。在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和鸣沙山、月牙泉等处,林海钟满脸迸发着兴奋与感动。短暂的行程,走马观花,却使他存储已久的史论知识得到了一次初步的验证。

  敦煌石窟艺术是由莫高窟、西千佛洞和榆林窟共同组成的。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下,因其地处莫高乡而得名。它是我国最大、最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分布在鸣沙山崖壁上三四层不等,全长1600米。莫高窟现存石窟492个,窟内存有大量古代壁画和彩色塑像,总面积约4.5万平方米。林海钟感叹:敦煌莫高窟艺术造诣之精深,想像之丰富,是十分惊人的。

  第一次敦煌之行,让临近毕业的林海钟找到了自己今后美术学习和艺术创作拓展的思路,古老而神秘的莫高窟给了林海钟精神上的支撑,他奋发努力,考上中国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接下来的10多年里,林海钟不但先后取得了硕士、博士的学位,而且留校任教,他的作品内容及深度也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迈向新境界。今天,当林海钟再次笑谈当年的得意之作《青绿山水》时,他突然变得腼腆起来,认为那时的自己以及作品都太稚嫩了。也许,这是林海钟为人谦虚的一面。不过,林海钟现在的作品被许多人称为“精神化了的山水”,多少说明了他一步又一步探索实践的成果。在林海钟的笔墨里,增添了萧寂之外的一种人文情怀。人们反映,他的作品出笔朴实,落墨无华,不仅表达着自然美,而且注重于人文美的阐扬,在洒脱、畅扬的笔墨节奏、韵律中流露出画家从静谧的自然中寻找归宿的艺术品格。

  林海钟多年来以自己的作品传达一种历史文化的内涵和意境。对于林海钟来说,莫高窟既是他艺术上的归宿,但更是一个新的起点。

  飞天自由自在地翱翔蓝天

  今年夏天,林海钟在敦煌莫高窟钻过所有对外开放的洞窟。其中的172窟是他最喜欢的地方。林海钟告诉我,172窟里的盛唐弥勒辩经图,是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空间感极强。壁画上的人物造型角度丰富,既有俯视,又有仰视,还有平视;局部讲究透视原理,但又不拘泥于透视原理,画家创作中的自由度大,作品精彩万分。宋代山水画家郭熙总结中国山水画的至高境界时说过 “高远”、“深远”、“平远”,林海钟在莫高窟172窟唐人壁画中读到了“三远”的境界。为此,他在那里流连忘返。

  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是敦煌诗意最典型的表达。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都有飞天的形象。常书鸿在他的《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中告诉我们,“总计4500全身”。林海钟是从美术的角度欣赏敦煌飞天的。他介绍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从十六国开始,历经10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才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敦煌壁画中的许多作品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晶。这里有大量采用没骨画和凹凸画技法绘制的图形,比中国画史中的记载早得多,可见敦煌虽然相对中原地区而言地处偏远,但画家们接受外来艺术技法的意识十分开放。敦煌,其实是一个中西文化交融的平台。

  在林海钟的眼里,唐代绘画水平高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绘画。但是,让林海钟遗憾的是,一直没有人继承唐代的优秀传统。这位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特别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和发展唐人传统。目前,擅长山水画的林海钟正在尝试突破专业界限,参与人物画创作,使自己的作品更加丰满。

  正是在敦煌壁画等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下,林海钟以古木寒林驰誉于画坛,他的艺术也形象地诠释了古木寒林在中国画中的意义。我们所看到的林海钟画中的“山水”,实际上已经变成了艺术家作画和钻研的主题。因此,林海钟需要一个具体的参照物,用来验证自己10余年来的实践结果和理论积累。在敦煌,他获得了满意的答案。

  敦煌壁画中的线条力度与神韵给了林海钟无限而神秘的力量。10余年来,他从传统上继承元代画风,继而研习宋人,如今爱上唐代风格。这条逐步延伸的艺术上溯之路,使林海钟在今人的绘画线条中看到了明显的不足。他说,现在画家的线条不如宋人,而宋人又不如唐人。林海钟在敦煌等地的美术作品中,感受到了唐人在自由状态中达到的至高境界: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