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互联网上一群被称作“威客”的人日益活跃,他们通过参与智力劳动获得收入,把智慧、知识转换成实际价值。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陈怡半年前还是一名家庭主妇,如今她却成了网上有名的职业“威客”。这半年时间,陈怡在威客网上已经成功竞标了十几个任务,赚了一万多元钱。
“我主要是做设计、标志、企业形象,还有网站、动画这类东西。开始月收入只有两三千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发现你,每个月的收入增长也越来越多。”陈怡介绍说。
“威客”最早出现在2005年,指的是把智慧、知识、能力通过互联网转换成实际收入的人。英文名称为witkey,意思是智慧的钥匙。在一些相关网站上,个人和企业只需要发布任务公布报酬,天南海北的“威客”就会通过竞标来争取接下任务。这些任务小到为人取名,大到产品设计,应有尽有。报酬也根据难度不同小到几十元大到上万元、甚至10万元。
某企业市场部经理常飞海介绍说:“一般一个任务都有40多个稿件供选择,水平确实还是比较专业。”而据某威客网客户总监李彬介绍,经过一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共有各种类型的威客网站40多家,威客的数量超过60万人,包括设计师、程序员、撰稿人、策划人等各个职业人群以及在校大学生、甚至残疾人。
业内人士分析,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未来三到五年内,“威客模式”将打破劳务信息的地域限制,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通过网络获得平等的劳动机会。(据央视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