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美国国际物流中心”面对中国招商
· 温州“三大行动”助推新农村建设
· “四结对”提速新农村建设
· 96.8%支持:执政为民赢民心
· 鹿城招商引资凸现“四大效应”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9月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鹿城招商引资凸现“四大效应”
半年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成为温州市的一匹“黑马”
  本报讯 (区新闻中心 郭广宇) 截至8月底,鹿城区已完成合同外资10077万美元,实际外资5082万美元,到位内资3.68亿元人民币,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3%、110%和167%,成为温州市招商引资的一匹“黑马”。而且,招商引资凸现“门槛效应”、“积聚效应”、“转型效应”和“规模效应”。

  园区经济的“门槛效应”

  7月13日,鹿城区22家引资企业在温州鹿城轻工产业园区举行集体开工奠基典礼。这22家企业,固定资产总投资6.3亿元,涉及电子、机械、眼镜、鞋革等多个行业。其中,有温州市迄今引进的外资额最大的一个外商投资项目——由日本忠成株式会社投资3100万美元建设的液晶电视生产基地。据介绍,该项目投资强度每亩超过400万元,建成后可年产20万~30万台液晶电视,当年产值可达12亿元人民币,第二年开始年产值可达20亿元人民币以上。

  5月中旬,鹿城在鞋都三期划出100亩土地,在温州市率先推出了首个总部经济基地,并设定“入园门槛”:入驻企业母公司总资产不低8000万元,入园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2000万元,年纳税总额不低于200万元。目前,已有浙江忠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力达电源设备有限公司等35家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按照容纳50家企业总部测算,该总部基地至少将吸引10亿元注册资金,建成后每年可实现超亿元的税收收入。

  目前,该总部经济园A区45亩土地已落实注册企业15家,平均每亩投资额达778万元(而同类区域投资强度只有160万元/亩),成为温州市破解土地要素资源制约、土地集约利用的典范。这也是利用招商引资实现“腾笼换鸟”的一个新载体、新平台。

  鹿城轻工产业园区和总部经济园可以说是“寸土寸金”。尽管入园“门槛”很高,但仍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龙头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及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展示中心进驻。这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高科技企业和项目,不仅可以提升温州的产业层次和水平,形成新的产业集群,而且催生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化和现代化。有关专家形象地将之比喻为园区经济的“门槛效应”。

  楼宇经济的“积聚效应”

  鹿城区今年的招商引资,成功打出了“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两张牌。除“总部经济”外,该区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将资本引向辖区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大力发展“楼宇经济”。

  按照“整合一批现有楼宇、打造一批特色楼宇、新建一批标志楼宇”的工作思路,鹿城对辖区内空置楼宇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初步整理出五马、南门等12个街道空置楼宇20.59万平方米。对其中水心、五马、南门、莲池、黎明等新建楼宇较多的街道,开展“楼宇经济”招商试点,努力实现“楼宇经济”和服务业招商的新突破。

  紧紧盯住世界500强企业、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著名品牌企业,大力引进世界知名服务企业和跨国大公司,努力提高招商引资的质量。成功推出了欧洲城的好又多和丹璐百货;大南门的银泰百货和温州大厦的国美电器。家乐福、易初莲花等商贸服务业巨头也纷纷前来,签订协议入驻市区最繁华的地段。这些项目开业后,预计一年内可实现50多亿元的销售收入和超亿元的税收收入。(下转第18版)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