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金衢丽资讯
3  4  
PDF 版
· 贺村镇 一方活力奔涌的 竹木产业基地
· 构建生态产业大体系打造实力和谐新江山
· 致力建设中国竹木加工大市
· 江山市志康生物制炭厂
· 江山市德生木业有限公司
· 江山市慧峰木业有限公司
· 江山市绿业有限公司
· 江山市日升工艺品厂
· 江山欧派门业有限公司
·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 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
· 峡口镇 正在崛起的 竹加工基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9月5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力发展林业科技 和谐推进新农村建设
——徐朝金谈江山竹木加工产业发展前景
  

  9月6日至8日,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林科院、浙江省林业厅、江山市人民政府将联合在江山市举办“浙江省第三届林业科技周·2006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本次活动的基本情况怎样,会议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记者日前采访了江山市委副书记、江山市竹木加工产业领导小组组长徐朝金。

  问:即将在江山举办的“浙江省第三届林业科技周·2006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 (以下简称“木科会”),是江山市自成功举办“2005浙江(江山)木材交易洽谈会”以来的又一产业盛会。请问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什么?主题是什么?

  答:江山市参与举办并承办这次活动,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林业的发展对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作用越来越大。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林业发展的两大基本任务,也是江山市林业发展的两大战略目标。两大体系的建设,不仅能有效促进江山林业的发展,而且能大大推进江山市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我们积极筹备这次以“木业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木业科技洽谈会,旨在推进林业自身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是江山竹木加工产业的“二次提升”,迫切需要科技为其提供支撑力。江山市竹木加工产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产业规模不断做大,实力不断增强。江山市已成为浙、闽、赣3省交界地区规模最大的竹木加工产业基地。但从总体来看,江山市竹木加工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尚不健全,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档次还不高,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整个产业的提升。江山市政府参与举办并承办木科会,目的就是要通过本次活动,为中国林业发展提供一个科技交流合作的平台,同时,也为江山林业发展和江山竹木加工产业的“二次提升”提供更大的科技支撑。

  “浙江省第三届林业科技周·2006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的主题是:木业科技与新农村建设。

  问:“2006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竹木行业大型科技洽谈活动,请问主要参加对象有哪些?

  答:这次木科会得到了中国林业产业协会、中国林科院、绿色中国杂志社、浙江省林业厅、浙江省林学会、浙江省林业产业联合会、国内有关林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木科会期间,我们将邀请国家林业局、浙江省、衢州市等各级领导,相关林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部分国内木业企业家代表参会。由于时间仓促,我们的邀请难免有所遗漏,在此我们热忱欢迎各地业内人士光临江山,共谋木业发展。

  问:请问本次活动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这次木科会内容主要有五大块:一是林业科技论坛,由院士、专家学者作“科技创新与木业健康发展”、“林业科技与新农村建设”等主题报告。二是举行浙江省林业科技周专题活动。三是开展科技信息发布、科技交流座谈、技术难题招投标。四是木工机械、科技成果、竹木产品展示展销。五是参观浙江省竹木工业专业区、江山市竹木加工企业及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江郎山等。

  问:举办本次木科会,可望对江山木业今后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答:自2005浙江(江山)木材交易洽谈会以来,江山竹木加工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目前全市已有竹木加工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品涉及人造板、机制炭、家具等10个系列50多个品种,2005年产值达22.4亿元,是浙江4大主要竹木加工产品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最大的松杉竹集散加工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国产原木集散、交易中心。江山竹木加工产业发展步入一个快速发展期。这就说明,一次大型的节会活动,对一个产业的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科技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我们举办“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必将掀起木业经济发展的新高潮。特别是对江山木业经济的发展,其意义更加深远。我们相信,随着一批技术难题得到破解,一批科技新项目落户江山,一批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姻”,江山竹木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产业发展活力必将增强,产业也会得到优化升级,江山打造“中国竹木加工大市”的进程也会越来越快。

  □ 本报记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