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县报道组 黄 擎 记者 肖国强) 落户海盐大桥新区总投资30亿元的浙江吉安纸容器项目,一期25万吨高强瓦楞纸和42万兆瓦热电联产项目日前建成投产;计划投资7.76亿元、围涂面积1.35万亩的海盐东段围涂工程道路施工于7月底全面展开;总投资2980万美元的秦山港务公司两个5000吨级码头建设正紧锣密鼓,力争年内完工……放眼海盐绵延53.5公里海岸线,如火如荼的“滨海开发”热潮,正使这条沉睡千年的黄金海岸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绍嘉高速跨江大桥、杭浦高速建成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海盐将一举从昔日的“交通末梢”跃升为长三角“交通枢纽”,距离沪、杭、苏、甬4大城市仅1小时车程。据悉,“十五”期间海盐经济年均增幅超过20%,200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30位,去年全县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关。交通区位优势的凸显,使快速发展中的海盐又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面对机遇,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海盐新的经济增长极?县委书记梁群说,海盐依海而建、因海得名,其优势在滨海,出路也在滨海。省委、省政府加快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和市委、市政府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海盐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充分发挥“桥港河、山海湖”独特资源优势,海盐将重点作好发展临港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休闲业和“人居海盐”房产业4篇文章,举全县之力推进滨海开发建设,着力打造长三角“双桥”黄金海岸经济带。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打好“桥牌”谋发展,已成为海盐县上下的共识。目前,位于跨海大桥“桥头堡”的12.5平方公里大桥新区已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作为该县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新区近年来已投入5.7亿元用于道路、污水管网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平台已初步形成。在大连实德、吉安纸业等大项目纷纷落户的同时,新区还引进美国太平洋能源、德国克劳斯玛菲外资项目31个,总投资4.52亿美元。而计划总投资超过17亿元的精细化工园区、高强度紧固件园区和物流园区,也已分别落户或签约。随着“大桥经济”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一个吸纳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国内民营产业、区域核心城市产业转移的临港型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以海河联运为特色的现代物流业正在海盐显山露水。作为定位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配套港区,海盐港区已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39个开放港口之一。该县在已拥有5个码头基础上,加快秦山港务公司、浙江林龙港口公司3个5000吨级泊位码头建设,并计划总投资2.82亿元兴建何家桥物流园区,建设面向杭嘉湖、辐射长三角的“白洋河海河联运枢纽”,大力发展以化工、钢材、造纸等临港型工业和煤炭、木材等大宗生产物资为服务对象的海河联运型中转物流业。同时,计划投资7.76亿元、围涂面积1.35万亩的海盐东段围涂工程拉开帷幕,这片新增的“蓝色国土”将成为海盐港口物流、临港工业及休闲旅游业的宝贵腹地。
滨海旅游休闲业和“人居海盐”房地产业也蓬勃兴起。黄沙坞围垦工程的实施,使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北湖景区面积由30平方公里扩大到45平方公里。海盐同时整合旅游资源,推出特色品牌线路,将南北湖休闲观光度假之旅、杭州湾跨海大桥工程之旅、武原镇宗教文化之旅、白塔山海岛生态之旅、核电科技工业之旅等连珠成串,打造杭州湾北岸滨海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带和上海南翼的滨海休闲度假胜地。作为浙北唯一依海而建的县城,拥有滨海风光和丰富滩涂资源的海盐,还拥有打造“滨海人居”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县城城东滨海新区、南北湖及海盐港区围垦区的相继开发,一大批以度假和投资为主要功能的海景高档别墅和景观公寓将拔地而起,成为吸引在盐投资兴业的强力“磁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将变通途。梁群表示,随着县域内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的实施,海盐潜在的区位优势正不断变为现实的经济竞争优势。通过实施工业强县、滨海开发、开放带动等五大战略,到2010年,海盐力争实现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和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三个翻番”,成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强县、杭州湾北岸的滨海新城、上海南翼的度假胜地和江南水乡的和谐福地,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