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新闻周刊·调查
3  4  
PDF 版
· 中国儿童的开心指数
· “农学”吃香的背后
· 就业率虽高,七成改行令人头疼
· “农学”天地宽,“吃香”的日子不会远
· 城乡学生都怕吃苦,“农学”还被嫌弃
· 同一个“农民”称呼的不同内涵
· 自我评价各不同
· 向上流动出动力
· 群体构成似橄榄
· 收入差异很明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8月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农学”天地宽,“吃香”的日子不会远
  农林基层岗位这么艰苦,从事这一行的待遇和发展前景又如何呢?一组数据也许能说明问题;目前农林岗位的第一年年薪一般保持在15000至20000元左右,由于这些岗位都是在基层,大部分公司都能够免费提供吃住,即使没有免费吃住也有其他补贴,所以把这些加上的话应该在20000至25000元之间;第二年开始,年薪从20000到50000元不等,而且相对于其他行业,由于农林业缺乏技术人才,踏实肯干的毕业生在2至3年内就可以升为部门主管。

  该校名优果林专业2004届毕业生郑锦凯,毕业后应聘到浙江森禾集团工作,见习期间月薪只有900元,而且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基地管理工作。由于她在基层工作肯吃苦、肯钻研,两年时间还不到,她已经从公司的普通职员,成为技术骨干并被提拔为技术主管,带队研发蝴蝶兰花新品种,现在年薪总计已经超过五万。郑锦凯说:“虽然农林业一开始都要下基层,但是基层的技术骨干还是十分缺乏,只要专业学得扎实,要找一个有发展潜力的单位还是非常容易的,如果自己肯努力的话,发展前途应该说也是不错的,而且整天和花卉打交道,心情也不错。”

  应届毕业生刘博文前不久加盟杭州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按照惯例,他也是先到基层去锻炼,目前他的工资待遇是包吃包住月薪1200元。刘博文认为,现在全国都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他相信农林类专业毕业生在农村发展大有作为。他说,他的师兄王宗标,毕业后在基地里专门研究仙客来的花卉品种,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开发的仙客来花卉品牌就已经在全国打响。目前他培育的仙客来花卉销售量,在全国仙客来花卉市场排行第一,毕业不到六年,已经成为年收入超过百万的高级白领。

  事实上,随着农林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转,浙江林学院目前所有专业都围绕农林做文章。如该校的旅游专业,学习和研究的是农村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计算机专业,学习的方向就是农林的信息化;建筑专业,研究的是农村建筑的发展和设计;就连交通运输专业,学习的也是农村的交通运输。

  浙江林学院就业指导老师郑本军说:“以前,广大农民子弟拼命读书,考上大学,为的是摆脱农业户口成为城里人。但是,现在很多大城市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开始减缓,而农村由于经济发展需要,对高级知识分子,尤其是掌握一定技术的农林类大学生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到农村去,到基层去,是广大农林类大学生的正确选择。那里才是农林业大学生最好的发展空间,广阔的农村,才是他们实现自身价值最好的舞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