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走到哪,我就跟到哪。”
显然,与所有首次担任“挂职村官”的大学生一样,赵彧并不满足于仅仅充当“会议记录员”的角色,尽管,在他到来之后,村里的各种会议内容,才开始纳入被认真记录和整理的“轨道”。
“小赵很用心,刚来那几天,他边熟悉村里的情况,边追着问我可以为村里做些什么。”村委会主任费阿华对赵彧的工作热情加以肯定,他还逢人便要介绍一通:“这是浙大来的小赵,到我们村挂职当一个月的主任助理。”
“村里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图经过杭州专家的审定,已经落实下来。这些楼房正在整修中。你们看,这个小亭子,是最近刚建好的。”7月26日,当笔者来到南双林村时,赵彧介绍起村里情况时的语气,已十分娴熟。
“你们知道村干部为什么要经常去施工现场盯着吗?”赵彧说,规划图中的尺寸,在具体建设中是1厘米都不能出错的。假如允许一个农户将房基向公用通道延伸1厘米,就有别的农户会占道10厘米。村干部在监督和管理工作中,必须一碗水端平,“公开、公正”。
赵彧对村情的这种了解,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刚到村里时的“好奇”与“兴奋”。不管费主任跑工地、跑现场,还是与包工头碰面,他都紧随其后,还要“提一大堆问题”。
然而,让他尴尬的是,在很多场合,尽管很想给村主任搭把手,却“连话都插不上”。
村里主干道“新街”的东南边,是规划中村民公园的所在地。为把石料、沙子等建材运到这里,必须铺一条路。铺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占用了村民的池塘,不想纠纷由此而起。
“才2000元一亩的补贴,这算什么规定?”等到赵彧跟随村干部来到现场时,该村民的情绪已十分激动,他提出的要求是每亩赔偿15000元,要不然就让村里把路挖掉,恢复他家的池塘。
这架势,让赵彧一时不知所措。学校里学到的法律知识,此刻显然用不上。当费主任等干部边喊小名边给该村民递烟,待其情绪平和后,再耐心地讲解国家政策时,赵彧只能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看着。
“主任助理的工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赵彧总结说,村干部们讲政策,从来不“照着文件读”,而是结合实际讲话,突出让村民“受益”的地方。像“池塘纠纷”,最后是通过做通那位村民的爱人的思想工作,才“迂回”取得成功的。
赵彧说,在农村工作,怎样与农民“搭上话”,就是个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