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理解中国的真实消费
· 解读CPI与百姓感受的落差
· 最终消费率下降到底正常还是不正常?
· 中国的消费环境到底是不是在不断改善?
·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升还是在下降?
· 提升消费,是收入重要还是收入以外的问题重要?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21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中国的消费环境到底是不是在不断改善?
  一个竞争程度不断强化的国家,其消费环境的改善是内在的。如果说中国的消费环境还在“恶化”的话,那肯定是因为消费环境的改善赶不上消费者自主意识的强化。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消费品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和现象。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有了消费环境不断恶化的认知。这样的认知是不全面的。

  首先,这样的事件是一个一个的个例,并非所有的大米都是有毒的大米,所有的商家都短斤缺两,所有的企业都有“霸王条款”。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大米都是安全的,大多数商家不会在度量衡上做文章,大多数企业并不存在垄断地位。也正是因此,假冒伪劣、短斤缺两、霸王条款才显得抢眼,才能成为新闻。

  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有些媒体对负面报道的兴趣远远甚于正面的报道。媒体大众化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许多可喜进步的同时,也把中国现阶段的“注意力经济”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揭弊文化”像一个普世哲学一样影响了不少媒体。这一点,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十分类似。

  再次,我们应该看到,虽然中国市场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市场的竞争性在不断加强。而一个竞争程度不断强化的国家,其消费环境的改善是内在的。如果说中国的消费环境还在“恶化”的话,那肯定是因为消费环境的改善赶不上消费者自主意识的强化。当然也应该承认,消费市场的各种恶劣现象,不仅伤害居民的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地影响居民的消费心理,抑制了居民的消费欲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