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反对任何导致半岛局势紧张的行动
· 胡锦涛将出席八国集团同 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 让世界瞩目的嬗变
· 白山黑水新愿景
· 义乌经验的启示
· 帮山村未婚大龄青年找对象
· “可口可乐”向巨化买“气”
· 上半年我国外贸总额逼近八千亿美元
· 中国向安理会散发主席声明草案 呼吁有关各方尽早恢复六方会谈
· 海盐农产品贩销户有了合法身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7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白山黑水新愿景
本报记者 刘 刚 管哲晖
  “两江友谊情深似海,两江合作时代典范”,我们几个浙江来的记者还没有打开“话匣子”,黑龙江省招商局副局长姚余栋就充满诗意地抒发起感慨来。作为主管招商引资的官员,他对浙黑合作寄予厚望。

  在黑龙江的日子里,从哈尔滨到绥芬河,从大庆到齐齐哈尔,伴随着振兴东北的脚步,在这片富饶的黑土地上,我们耳闻目睹了浙黑合作的一个个新愿景。

  在“北大仓”播下新希望

  田野,望不到边的沃野,这几乎是每个人坐在列车上穿越白山黑水时的第一印象。

  “黑龙江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有全国数一数二的优质农产品资源,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黑龙江省浙江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张建胜,谈起如何开发黑龙江的农业资源时,眼里闪现出无限憧憬。

  不仅仅是心动,张建胜已经付诸行动。2004年,这位来自温州的浙商,成为黑龙江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瓜瓜叫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新东家”。一年多下来,除了着力抓好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外,在布设全国性连锁加盟营销网络上,他更动足了脑筋。就在去年,他又别出心裁地琢磨出将居民社区作为销售终端的模式,启动了“祁福”社区瓜瓜叫全心全意服务站的创意,目前已进入哈尔滨市大部分社区,受众达百万人。功夫不负苦心人,去年“瓜瓜叫”的全国销售额已有一亿多元。

  “‘瓜瓜叫’只是浙黑农业合作全面深化的个案。”黑龙江省粮食局计划处处长连德义说:从2000年两省正式开始粮食产销合作以来,黑龙江累计向浙江售粮100多亿公斤,平均每年超15亿公斤,约占浙江年粮食消费的三分之一。更重要的是,粮食产销合作为浙江民资打开了掘金“北大仓”的大门,如今,两地在农业产业链上的全面合作已经展开,探索出了建立农业产销联合体、储加销基地等多种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

  更让连德义开心的是,浙黑农业合作已完全步入了企业自发的阶段。他告诉我们,仅在今年“哈洽会”上,浙黑企业签订了21个农业合作项目,绝大多数是企业间的“自由恋爱”。(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

  “浙江人经济”魅力彰显

  思路一变天地宽。当越来越多的浙江企业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发展思路经营谋划时,原本在一个有限空间内腾挪的“浙江经济”,随之嬗变成有着无穷想象力的“浙江人经济”。

  于是,在富饶而美丽的龙江大地上,浙江人的创业足迹处处可见。

  现任黑龙江省浙江企业联合会会长的蒋贤云就是其中之一。这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从温州北上“闯关东”的浙商,因2004年收购哈尔滨商业龙头企业“秋林”公司而声名鹊起。他告诉我们,粗略统计,目前在黑龙江的浙江人有15万之多,共兴办了各类企业上千家,累计投资200多亿元。

  作为我省制造业的优秀企业,“娃哈哈”的“双城故事”更是对黑龙江“浙江人经济”的一个生动诠释。6月24日,当我们来到位于黑龙江双城市的“娃哈哈”生产基地时,恰好赶上哈尔滨日报等当地媒体对该公司的采访,面对来自两个“家乡”的记者们接二连三的提问,娃哈哈双城公司总经理耿强自豪地表示:在这个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投资,是“娃哈哈”发展乳饮料及休闲食品的一次战略选择,投产3年多来,除上缴当地数千万元税收外,“娃哈哈”还与当地农民签订合作协议,建起了10个“奶牛小区”和10万亩瓜子基地,带动了一批农民致富奔小康。

  更多浙江企业在行动。万向集团投资1亿元参股黑龙江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星建设集团投资15亿元参与黑龙江省尚志市东浦新区开发……而在6月15日,第十七届“哈洽会”开馆第一天,在展馆内我们又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华立集团董事长汪力成,一番短暂采访后,汪力成告诉我们:“华立”很看好黑龙江的发展前景,正在洽谈一个投资项目。

  国企改革的浙商猜想

  如果说地图上的黑龙江像一只腾飞的天鹅,那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就是天鹅脖子下的一颗珍珠。这家老牌国企累计提供了全国近1/3的火电装机容量和近1/2的水电装机容量,被誉为“中国的动力之乡”。

  6月20日,当我们置身于“哈电集团”的宏大车间内,看到在这里生产的用于“三峡电站”等国家大型工程的巨大而又精致的设备后,我们还是感受到了一种震撼: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制造”,他们是“力与美”在工业领域的完美体现。

  在黑龙江,像“哈电集团”这样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数不胜数,而这些看似遥远的企业,其实与浙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哈电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王永利告诉我们,“哈电集团”的一些重要产品都是在浙江首次应用的,如华能玉环电厂的国产首台百万千瓦超临界锅炉、秦山二期的6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杭州半山电厂的国内首台重型燃汽轮机等。同时,每年“哈电集团”原材料、零部件采购多达200亿元,其中浙江的产品占有不小份额。“浙江的产品做得精细”,他由衷地说。

  不仅仅是企业协作。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号角的吹响,有着大量国有企业的黑龙江也加快了国企改革的进程,这也为浙江企业“腾笼换鸟”、产业升级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浙江新湖控股集团就是通过对上市国有高科技企业“哈高科”的控股,启动了从房地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转型,也找到了利用东北振兴机遇谋求更广阔发展空间的支点。

  “先知先觉”的不止“新湖”一家。据黑龙江省有关方面的统计,目前我省企业已在黑龙江兼并和参与改造国企200多家,安置下岗职工6万多人,一批知名浙江企业如“万向”、“正泰”等,已经或正在积极加入这个行列。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